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广证恒生-新三板云计算行业:美股SaaS不同阶段适用不同估值方法,基本面指标是根本-180623

上传日期:2018-07-04 11:47:10 / 研报作者:温朝会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广证恒生-新三板云计算行业:美股SaaS不同阶段适用不同估值方法,基本面指标是根本-180623.pdf
大小:256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广证恒生-新三板云计算行业:美股SaaS不同阶段适用不同估值方法,基本面指标是根本-180623

广证恒生-新三板云计算行业:美股SaaS不同阶段适用不同估值方法,基本面指标是根本-180623
文本预览:

《广证恒生-新三板云计算行业:美股SaaS不同阶段适用不同估值方法,基本面指标是根本-180623(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证恒生-新三板云计算行业:美股SaaS不同阶段适用不同估值方法,基本面指标是根本-180623(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SaaS  有望诞生最多明星企业的云计算细分,但估值是投资难点
        SaaS  即  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指通过  Internet  提供软件服务,其深刻变革软件行业,打破传统  2B  市场的交付瓶颈,实现快速复制,并通过沉淀在  SaaS  平台的客户及数据实现多样化的服务,使得厂商可直接触达企业,是一种更高壁垒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云计算高速增长,Gartner  预计到  2021  年  SaaS  将占到应用软件总支出的  45%,有望成为云计算市场最大规模的细分领域。与美国相比,我国的  SaaS  行业发展起步晚,但增长快,具备较高投资价值。由于免费政策及按月收款模式使得  SaaS  估值成为投资难点,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美股市场,对  SaaS  领域的估值进行探讨。
        美国  SaaS  估值一般在  5-15  倍
        美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  SaaS  市场,48  家  SaaS  公司市值约为  8313  亿美元。2017年美国  SaaS  并购市场持续火爆,企业估值呈现波动走势,中位数在  5  倍左右,整体来看市场规模较大的  SaaS  公司其估值较高,战略并购一般估值较高;而二级市场估值在  5-15  倍之间,上市公司  EV/Revenue  平均值为  8.38x,中位数7.41x,估值最高三家企业分别为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商  shopify、监测软件开发商  New  Relic  及网络图表设计、出版和图像软件供应商  ADOBE  SYSTEMS,分别为  27.69x、18.26x、16.41x。
        美国  SaaS  估值需结合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基本面是根本。
        美国  SaaS  通常使用  P/S、EV/Revenue  及市现率(PCF)与  CFO  估值法三种估值方法。分析显示由于  SaaS  企业往往会提供免费的产品服务抢占市场,净利润往往为负,市销率(P/S)估值法是现今  SaaS  行业最常用估值方法。对于纯正  SaaS  企业,早期阶段  P/S  值与股价走势相反,随着企业发展确定性上升,将迎来估价与  P/S  同步上涨阶段。转型  SaaS  企业不仅可以使用  P/S  值,也可使用  EPS  值;而  EV/Revenue一般适用于初创企业;市现率(PCF)与  CFO  估值法适用于成熟  SaaS  企业。更深层次,营收增长、研发费用+营收费用/营业收入比,及获客成本(CAC)、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月/年经常性收入(MRR/ARR)、月均客单价(ARPA)、客户流失率(Churn)等企业基本面指标是更根本的指标,具备前瞻性。BVP  统计显示  SaaS  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每增加  10%,估值倍数增加  1  倍左右。
        国内  SaaS  方兴未艾,P/S  法较为适合
        我国SaaS方兴未艾,预计2018年行业的同比增长率为37.6%,市场规模将达至232.1亿元人民币,并在此后的两年间增长率均高于  40%,SaaS  行业前景广阔。与成熟的美股相比,新三板挂牌的  SaaS  企业大多数为初创企业,大多数企业尚不成熟,因此  P/S  估值法与  EV/Revenue  估值法更为适合,其中  P/S  更为简便,可优先考虑,同时兼顾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等与客户相关的指标。关注讯众股份(832646.OC)、元年科技(834507.OC)、北森云(836393.OC)、明源软件(832498.OC)、泽达易盛(839097.OC)等优质企业。
        风险提示: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国内云计算发展不达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