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2023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相比总量,出口的结构更重要-230308

《兴业证券-2023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相比总量,出口的结构更重要-230308(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2023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相比总量,出口的结构更重要-230308(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2023年1-2月,中国出口增速(以美元计价)同比-6.8%,预期值-8.3%,较前值上升3.1个百分点;进口增速(以美元计价)同比-10.2%,预期值-3.8%,较前值下滑2.7个百分点,贸易差额1168.8亿美元。虽然中国出口增速仍处于下滑区间,但是下降速度较前期有所放缓,同时读数略高于市场预期。这与1-2月PMI的新出口订单快速回升相吻合。对此我们认为:
疫后出口回补和出海“抢订单”策略或是出口略超预期的主要原因。疫情冲击明显深化了2022年底中国出口的下滑区间。但2023年开年以来,国内疫情形势稳定,上年末受疫情影响积压的外贸订单也得以释放,从而助推了本期的出口表现。另一方面,去年末多数省市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前期获得的订单也在本期开始释放。
在出口增速反弹的背后,其结构的分化更值得关注。
1)关注点1:对美出口的下滑不仅来自于需求的走弱,也来自于份额的下降。中国对美出口份额的持续收缩,因素一在于美国自身需求下滑和去库的影响;因素二则是中美博弈加剧使得中国对美出口不仅呈全品类下滑,还出现了份额上的下行。2022年9月起,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下滑幅度远大于从日韩进口的下滑幅度。
2)关注点2:对东盟、俄罗斯、中东出口增速保持较强韧性。中国对这类经济体出口保持韧性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这类经济体往往为资源型经济体,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其本身经济下行速度慢于欧美;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后,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东的合作更加深化,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东的出口明显抬升。
分产品来看,除燃料、化肥和钢铁外,其余商品出口皆明显下滑。机电产品本期同比下滑速度降低,但仍是中国出口的最大拖累。此外,塑料制品、纺织鞋履和陶瓷的同比降幅较前值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细项中,上期出口表现较优的汽车及其零配件和船舶大幅下滑。而受出口影响,本期中国进口机电产品也大幅下滑,带动整体进口继续回落。
往后看,结构性的出口韧性难以改变整体出口的下行。如前所述,此次出口增速好于预期有前期挤压订单集中释放,以及对部分国家出口保持韧性的影响。但往后看,由于欧美经济体仍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拉动,因此即使在对东盟、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上出口保持韧性,也难以改变整体的出口下行趋势。
风险提示:疫情不确定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经济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