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兴业证券-全球策略报告:春天花会开-230218.pdf
大小:142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兴业证券-全球策略报告:春天花会开-230218

兴业证券-全球策略报告:春天花会开-230218
文本预览:

《兴业证券-全球策略报告:春天花会开-230218(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全球策略报告:春天花会开-230218(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回顾:港股行情“倒春寒”
  1月底以来,港股行情出现较明显调整,符合我们的预判。我们2月1日报告《倒春寒挡不住春天,复苏将驱动行情》中提醒,港股行情三个月涨得太急,洗洗更健康;2月8日报告《行情跟着“复苏+升值”的节奏起舞》提示“美债收益率的下行过程中短期可能因为就业等经济数据较强而反弹,对全球资产有短期冲击”,“人民币2023年的大趋势将是升值,但不会一帆风顺;立春后,人民币有回调风险,加重了港股短期的倒春寒”。
  二、展望:中国复苏进展和“两会”预期将提振中国股市信心
  1、行情倒春寒挡不住基本面的春天,高频经济数据将继续指向中国复苏,特别是出行消费和工业回暖。1)1月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均回到景气水平。2)1月社融及信贷“开门红”,新增社融5.98万亿元,与2022年1月基本持平,较2021年1月多增接近1万亿。社融维持高位主要来自信贷贡献,且为企业中长期贷款。3)出行消费明显改善,元宵节后国内旅客量边际回落但仍高于2019年水平,近期票价也基本在2019年同期水平;复工复产重启,全国城际活动、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百城拥堵延时指数均处于季节性高位4)生产活动整体改善,元宵节后的一周动力煤日耗回升至季节性高位,开工率明显回升。
  2、基本面好才是真的好,海外因素对中国股市的扰动将进一步钝化。
  ——海外因素不是中国股市2023年的主要矛盾,美国经济中期走弱是大概率,美债收益率中期下行有利于中国股市。CPI权重调整使得通胀同比读数上浮,短期通胀压力大,联储有望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鹰派,这导致美国经济软着陆难度更大,美长债利率中期回落也是大概率。1)近期美国超预期的非农就业、通胀数据发布后,多位联储官员进行鹰派发言。2)当前联储引导的利率路径预期对经济已具有限制级水平——截至2023年2月16日,10Y-2Y美债期限利差为-76bp,倒挂程度已经处于1982年以来较为极端的水平,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加息、超预期加息将会带来更高的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后期,在短端利率走高的过程中,长端利率存在向下拉力,对应着期限利差倒挂程度进一步加深。
  ——美债利率的短期反弹将呈强弩之末,因为市场预期已快速向美联储靠拢。美债10年期收益率从2022年四季度高点的4.3%左右回落到2023年1月底的3.3%左右,对通胀和美联储的乐观预期主导市场。2月以来就业、CPI等经济数据超预期,市场重新担心联储的政策路径,美债收益率迎来阶段性反弹,给全球大类资产带来冲击。2022年底市场曾预期美联储2023年降息“两次”。但2月14日,美国CPI数据发布后,1)市场预期2023全年不降息:2月14日数据显示,联邦基金利率将在7月达到5.26%的峰值,在2023年底回落至5.07%,回落幅度已经不足一次降息幅度。2)市场预期2023年6月的终点利率由2月初的4.89%上升到5.20%,9月终点利率提升至5.24%。
  3、人民币快速升值后短期调整,不改变中国复苏驱动的中期升值趋势。
  3.1、人民币快速升值告一段落,短期随美元反弹而走弱。人民币从2022年11月初的7.3升值到2023年2月初的6.7(2016年以来均值),背后是美元贬值带来的被动升值。11月初至2月初,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达到8.2%,而兑非美货币升值幅度并不高,兑欧元下跌2.5%,兑日元下跌5.4%。
  3.2、随着经济复苏,人民币汇率短期调整后的风险不大,维持中期升值的判断。中国经济复苏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都有利于人民币步入升值周期,有望回到过去十年双向波动区间的下轨(6.2附近)。随着中国Reopen和稳增长政策实施,中国经济复苏并且相对美国经济持续改善,这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核心支撑。另外,稳定偏强的人民币汇率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成为石油等全球大宗商品的重要结算货币。
  三、策略:行情“倒春寒”有惊无险,精选复苏超预期的机会
  主线一:中国经济复苏、人民币升值,“成本在海外而收入在国内”的上市公司盈利改善的弹性更大。中国需求回暖,带来内需型上市公司收入提升;人民币升值,欧美经济下行、美元贬值,“成本在海外而收入在国内”的上市公司的盈利改善更有弹性,享受到人民币计价的进口成本下降。优先推荐化工特别是炼化;精选铜、铝、造纸板块优质个股。
  化工,特别关注炼化,“大炼化”产业链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高度相关,2023年需求改善,原油波动中枢较2022年下行但仍有望保持相对高位。
  有色金属:受益于美元中期走弱及国内经济复苏,建议关注铜、铝板块机会。
  造纸行业:供给释放驱动浆价下行,经济复苏带来消费需求提升,人民币升值有望增厚利润。
  主线二:消费及成长行业精选阿尔法,大涨大震荡之后将有分化,寻找有性价比且基本面可能超预期的机会,看好出行链条的酒店、啤酒、免税、美妆、品牌服饰、教育等,建议关注电子、互联网、消费医疗和院内手术产业链及创新药、物管商管、汽车经销商、汽车零部件等结构性机会。
  酒店:与疫情及出游息息相关;酒店集中化、连锁化、中高端化趋势不变。
  啤酒:春节假期+复工复产后因私因公外出需求增加催化线下消费加速,目前板块仍处于复苏逻辑验证期+估值回归进程中,建议关注估值安全边际更高及业绩稳定性强的标的。
  免税:离岛免税销售与赴岛游客人数有较大相关性,短期客流复苏、渗透率提升之下销售额有望回归高增速区间。长期,旅游消费、尤其高端香化配饰烟酒购物转化需求保持增长,供给端更趋市场化,免税市场具备潜力空间。
  美妆:短期来看,美妆板块客户边际成交意愿提升,粘性较强,参考海外国家经验,疫情防控放开后,将率先恢复,且同时具备成长性和确定性。长期来看,行业监管趋严,有利于合规市场规模扩大以及龙头公司市占率提升。
  品牌服饰:受益于经济复苏,消费意愿有望逐步提升,品牌服饰消费场景有望加快恢复。中长期景气向上+国产替代逻辑不变。
  教育:走出业务调整期,政策带来的经营不确定性消除。合规业务正常开展,新业务顺利推进,有望贡献稳定营收和利润,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电子:在消费电子需求疲弱的背景下,汽车电子需求是第二增长曲线。
  互联网:互联网发展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受益于中国复苏和数字经济政策红利,互联网盈利改善。
  医药:后疫情时代医药复苏速度将在行业内居前,医药板块投资逐步回归主业,看好复苏主线下的消费医疗、院内手术产业链。此外,建议关注创新药龙头标的。
  物管商管:受益消费复苏;地产行业风险降低,物管板块的估值有望回升;物业管理公司的发展从规模的快速扩张到经营能力的夯实转变。
  汽车产业链结构性机会:1)豪华车经销商:伴随中国车市增购换购比例持续上升以及防控政策放开,豪华品牌销量有望在2023年迎来明显增长;豪华车经销商有望享受二手车市场快速增长的红利。2)汽车零部件的结构性机会:如功率半导体、电池盒等优质零部件公司。
  主线三:优质央企国企港股的价值重估机会。一方面,央企国企港股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特征,港股市值50亿港元以上的央国企平均股息率超过6%,“类债券”配置吸引力高,中期受益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另一方面,受益于经济复苏、“稳增长”政策,周期龙头盈利改善。基于复苏逻辑下“类可转债”策略,建议配置地产及地产产业链、能源、油运、电信运营商、公用事业(绿电)等领域有业绩弹性的价值股龙头。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缩风险;大国博弈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