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政策深度: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前景展望-230215

《中信建投-政策深度: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前景展望-230215(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政策深度: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前景展望-230215(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刺激消费的短期措施主要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准财政政策手段;长期政策从需求端来看主要包括减少收入差距、提高一线工作者收入、加速产业转型等,从供给端来看主要包括拓展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供给质量、改善消费供给结构等。2023年春节消费券提振消费的边际能力较好,但受限于消费券总量数额太少,难以显著影响总体社会消费。发放消费券的主要政策效果在于短期内稳住经济和消费数据,给市场提供积极信号。从经济政策基本面分析来看,短期内我国的消费增长将会有一定的恢复。本文预计2023年我国的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社零增长率能够分别修复到10.7%和7.1%左右,给定政府消费稳健增长前提下,最终消费增长率也能够达到8.4%水平。
摘要
针对我国当前提振消费和恢复经济的发展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提振消费对于我国当前经济恢复的重要性、总结了提振消费的理论方法,之后研究了美欧日韩等国家和组织疫情期间刺激消费和经济恢复的情况,核算了2023年春节期间我国发放消费券对于消费的刺激作用。综合以上研究内容,最后通过经济政策基本面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2023年中国消费的恢复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本文首先回顾了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一部分的历史发展以及如今对于我国经济恢复的重要性。随着国内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在2010年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强调消费对于我国经济的意义。近年来,居民个人住房贷款快速增长,居民部门杠杆率已超过60%,对最终消费形成较强的挤出效应,叠加疫情影响,预防性储蓄心态盛行,社会储蓄不断增加,居民消费逐渐低迷。随着疫情进入“乙类乙管”时代,如何扩大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成为当前经济复苏直接面临的问题。
之后从理论角度总结了提振消费的短期和长期措施:短期措施主要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准财政政策手段;长期政策从需求端来看主要包括减少收入差距、提高一线工作者收入、加速产业转型等,从供给端来看主要包括拓展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供给质量、改善消费供给结构等。
本文还研究了美欧日韩等国家和组织疫情期间刺激消费和经济恢复的情况作为参考。从美国、日本、欧盟以及韩国的经验来看,现金补助、消费券等政策往往只能在一到两个月内对整体的消费有一定刺激作用,但是这种效果无法延续。如果经济整体存在问题,例如紧缩的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危机、老龄化、收入不平等、政府负债高企、消费者预期不足等,那么想要刺激消费并且从而恢复经济是非常困难的。
针对我国广泛采用的消费券政策,本文核算了2023年春节期间我国发放消费券对于消费的提振效果。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春节期间全国24个省发放了共计约48.8亿人民币各类消费券,支持防疫政策优化后的经济复苏。核算结果显示,2023春节消费券提振消费的边际能力较好,但受限于消费券总量数额太少,难以显著影响总体社会消费。因此,发放消费券的主要政策效果实际上在于稳住经济和消费数据,给市场提供积极信号。为后续的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改善营商环境,增强经济活力等长期措施的生效提供缓冲期。
最后通过经济政策基本面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2023年中国消费的恢复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从基本面情况来看,我国当前具备扩大和升级居民消费的经济和政策基础,再考虑2022年的低基数效应,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预计2023年我国的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社零增长率能够有效恢复:两项指标分别提升到10.7%和7.1%左右,给定政府消费年增长2%前提下,最终消费增长率也能够达到8.4%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