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申万宏源-国内债市观察周报:收益率还会继续下吗?-230205

研报附件
申万宏源-国内债市观察周报:收益率还会继续下吗?-230205.pdf
大小:73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万宏源-国内债市观察周报:收益率还会继续下吗?-230205

申万宏源-国内债市观察周报:收益率还会继续下吗?-230205
文本预览:

《申万宏源-国内债市观察周报:收益率还会继续下吗?-230205(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国内债市观察周报:收益率还会继续下吗?-230205(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利率债周观点:维持2月债市震荡偏强观点不变,继续关注信贷、资金和风险偏好
  春节期间人流和消费数据均表现不错,经济复苏预期较强,1月统计局PMI明显回升同样验证经济环比明显修复,市场一致预期“股强债弱“,但上周利率债收益率并未伴随经济修复而继续上行,权益也在1月急涨后维持震荡,10Y国债收益率在1月20日触及2.93%后震荡下行至2.89%,整体符合我们前期的判断,经济升而利率下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1月高频修复+降息落空+权益强势等均利空债市,10Y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93%已有一定安全边际,进入2月以上利空因素减弱,利率有向下的动力;(2)自去年11月地产及防疫政策调整后,市场对于”经济修复“已经预期先行,而1月地产整体的疲弱导致市场对经济乐观预期有所回调,带动风险偏好有所平复。
  我们在月报中提出信贷和资金是2月债市的关键,同时风险偏好回调,预计2月债市震荡偏强,目前仍维持此判断不变,重点关注以下两点:(1)无论是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还是季节性走势来看,预计2月并非收紧资金的窗口,在资金平稳的背景下,债市阶段性震荡偏强;(2)下周债市核心博弈点在信贷和社融,基于月末票据利率下行+高基数+春节错位等因素,预计信贷难以大幅超过去年同期、社融增速预计继续下行。综上来看,信贷和资金、以及风险偏好,预计整体利好债市,维持2月债市震荡偏强的观点不变。
  债市观点方面,此前我们提出债市调整“三步走”,第一步是预期先行,第二步是确认基本面改善走势,第三步是关注货币政策和资金利率对债市的压力。2022年11月政策变动、预期先行带动10Y国债收益率调整至阶段性高点2.93%,1月市场展望中提示关注债市调整“第二步”,当前继续兑现中。2月的震荡偏强,仍处于债市调整大势中。2023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目标位预计在3%-3.3%。
  热点关注:2022年财政“短收短支”,2023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2022年12月财政数据点评
  回顾2022年财政收支:经济超预期下行、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账本和政府性基金账本均未完成年初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万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对应留抵退税规模1.7万亿),节奏上前低后高,下半年留抵退税影响逐渐消退+经济中枢抬升,收入有所修复,结构上非税收入支撑较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万亿,完成年初预算的98%,支出结构上看社会保障和就业占比上升,保民生保就业力度加大,基建支出占比下降,预算外资金对基建支撑较大。
  展望2023年财政政策:2022年财政政策重点在“减税降费”上,财政部称2022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2.46万亿、减税降费超1万亿、缓税缓费7500亿,足见减税降费政策力度之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预计呈现以下特征:(1)财政发力靠前的概率较大,主要考虑上半年复苏趋势待验证,财政政策快速退出的概率较低,下半年经济复苏趋势预计将更加明晰,财政力度有一定概率减弱。(2)中央加杠杆,预计赤字率提升至3%。当前地方土地财政承压,地方举债空间受限,中央加杠杆尚有一定空间,预计中央将加大对地方的转移地方。(3)2023年财政政策重点在提效,预计广义财政支出对资金的贡献不及2022年。
  上周大类资产走势:国内债市收涨,10Y美债收益率报收3.53%。具体来看:(1)资金面:资金面季节性转松,7天质押式成交量大幅回升。(2)债市:10Y国债收益率报收2.89%,10Y美债收益率报收3.53%。(3)大宗商品及原油:黄金价格下跌2.48%,布伦特原油报收79.94美元/桶。(4)汇率:美元指数报103.00,在岸人民币汇率报6.75;(5)国内股市震荡,海外股市普涨。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货币政策宽松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