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产业债2022年回顾及2023年展望:稳增长下的融资冲击与利差复盘-230113

《申万宏源-产业债2022年回顾及2023年展望:稳增长下的融资冲击与利差复盘-230113(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产业债2022年回顾及2023年展望:稳增长下的融资冲击与利差复盘-230113(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一级发行回顾:2022Q2 以来产业债融资整体不佳。(1)一般产业债(不含地产)方面,2022Q1~Q4 净融资规模分别为5031亿元、-99亿元、-2396亿元和-6763亿元。2022年产业债到期压力整体不大,净融资偏弱主要受到发行端影响。具体看2022年分季度的发行情况:一季度利率低位以及宽信用环境下,产业主体发行较为通畅,Q1发行额同比+18.5%。基建为宽信用的主要抓手,二季度疫情冲击之下,各行业投资意愿不佳,产业债融资显现下滑态势,Q2发行额同比+0.1%。三季度发行额环比二季度上行,由于2021年较高的基数、以及2022年三季度较大的到期压力,发行同比转负为-1.0%、净融资额流出扩大至2396亿元。四季度债市冲击之下,11月以来取消发行规模大幅上行,利率波动导致发行人融资成本抬升、投资人担忧二级市场的波动,影响信用债一级发行,一般产业债Q4发行同比为-18.6%。一般产业债发行同比逐季下滑。(2)地产债方面,2022Q1~Q4净融资规模分别为108亿元、367亿元、-165亿元和183亿元,但相比于2021年Q3~Q4的-894亿元和-363亿元,地产债融资已有边际改善。
二、全年违约情况汇总:2022年全年违约率(违约金额/非金融信用债到期偿还额)为0.6%,境内债违约规模为580.3亿元,其中Q1~Q4违约规模分别为248.44亿元、194.13亿元、98.98亿元和38.76亿元。2022年稳经济+宽信用环境下,地方国企偿债保障较强,非国企违约主要集中在地产板块。2022年产业债违约率整体处于低位。全年展期规模相比于往年大幅提升,并集中于民营房企。恒大地产、融创、融信、世茂建设、富力地产、金科地产、正荣地产、奥园地产涉及展期的债券规模均超过60亿元。
三、二级市场复盘:1.第一阶段(1-4月):多数行业利差收窄。1月至3月中旬,信用利差整体上行,短端低位震荡,3年、5年期AAA利差在利率债带动下出现抬升。3月下旬至4月信用利差主动下行(同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主因4月信用债净融资转负后,信用债存在供需缺口导致优质票息资产进一步稀缺。工业盈利方面,输入性通胀压力下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工业利润中上游占比高,钢铁、煤炭行业超额利差下降较快,带动上游周期类利差进一步快速修复。地产风险事件方面,稳地产落实效果不及预期,1-4月混合所有制、民营房企利差震荡上行,央国有房企利差震荡中有所下行。由于产业类国企未发生超预期违约事件,信用环境整体稳健,1-4月等级利差整体收窄。
2.第二阶段(5-7月):5月至7月信用利差延续低位震荡,可细分为两个小阶段。(1)中短端信用利差被动小幅提升,5-6月伴随国内疫情的改善,复苏交易下债市调整。而资产荒之下,长端信用利差并未结束压缩,5年期AAA级信用利差继续下行。1年期、3年期AAA级有所提升,直到7月再次下降。(2)7月起信用利差压缩较快,主因为经济悲观预期+优质资产供给不足。7月散点疫情反复及楼市断供下,经济悲观预期再度发酵,带动债市下行,短端、长端信用利差跟随利率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二季度非金融信用债净融资不佳,优质票息资产供给不足的矛盾延续。工业盈利方面,二季度工业企业利润短期承压明显,生产率先修复,但企业成本压力以及需求弱的压力仍较大,产业债违约风险增加,机构下沉偏好下降,等级利差开始走阔。地产风险事件方面,7月地产断贷事件发酵,央国有房企、民营房企的利差均明显上行。从行业利差来看,7月以来地产链需求弱延续,钢铁利差自7月起上行最快,其次为水泥。中游制造类利差整体下行,主因汽车、造纸、电子利差下行较多。公用基建类窄幅震荡趋平。消费服务类利差整体上行,散点疫情冲击休旅和商贸行业利差边际抬升。
3.第三阶段(8-12月):赎回冲击下,行业利差结束低位震荡,地产利差渐行渐稳。8月至12月信用利差整体上行。该阶段经济悲观预期逐渐修正,9月债市调整,10月资金面收敛,信用利差再度转为向上。11月理财赎回冲击之下,各等级各期限均大幅调整。截至12月31日,1年期、3年期、5年期AAA级信用利差分别为61 BP、70 BP和86 BP,比7月末分别上升31 BP、33 BP和32 BP。由于债市风险偏好下降,等级利差大幅走阔。11月以来行业超额利差整体走扩。工业企业盈利方面,利润同比仍在下降,结构继续改善,中下游行业利润回升明显。溢价视角下中游性价比提升。
产业债策略:2023年上半年债市调整压力下,流动性优先,优选流动性较好的品种、行业,短久期为主。由于市场对于产业债的风险偏好压制延续,静待地产链行业基本面改善后的右侧机会。超额收益机会关注煤炭永续债,外部支持较强及绩优主体的中资美元债,以增厚票息。此外,中下游行业如机械、电气等利润回升明显,装备制造、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叠加中下游需求有望扩大,存在信用边际改善机会。
风险提示:产业债统计口径存在偏差,中游制造业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导致超额利差走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