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2022年全年地方债观察: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前置,新型再融资债发行放缓-230110

《兴业证券-2022年全年地方债观察: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前置,新型再融资债发行放缓-230110(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2022年全年地方债观察: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前置,新型再融资债发行放缓-230110(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多维度解析2022年地方债发行特征
2022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前置。稳增长诉求和政策指引下,2022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前置,1-6月全年额度已基本发完,10月在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政策助力下,新增专项债再迎发行小高峰。全年来看,2022年地方债合计发行7.36万亿元,略低于2021年的7.48万亿元。
2022年再融资债发行仍保持高位,但较2021年有所回落,或与新型再融资债发行明显放缓有关:全年合计仅发行2208.9亿元(21年为8170.8亿元)。
发行期限与发行利率:2022年地方债加权发行期限起伏较大,与新增专项债发行放量和放缓的节奏基本相对应。同时,受无风险利率的中枢下移+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前置的影响,地方债2022年的加权票面利率稳中有降。
从2022年新增专项债的投向来看,以项目收益专项债为例:
1)2022年全年基建类投向的项目收益专项债发行规模为1.84万亿元,占比72.0%,较2021年(65.0%)有所提升;
2)棚改专项债、社会事业专项债和工业/产业园区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372亿元、1919亿元和1217亿元,占比分别为13.2%、7.5%和4.8%;
3)2022年共发行630亿元(占比2.5%)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
发行展望:新增专项债发行仍可期,再融资债或创新高
2023年1月4日,财政部部长陈昆接受采访时提到“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
稳增长诉求下,2023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已于2022年11月下达,监管要求今年1月启动发行,上半年使用完毕。政策指引下,预计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仍将继续保持高位,且发行节奏大概率维持前置态势。
考虑到2023年地方债的到期规模进一步增加(3.65万亿元),以及或用于隐性债务化解的新型再融资债发行可能继续发行(1月8日郭树清提到“有序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惹人遐想),2023年的再融资债或将创造新高。
投资策略:对于银行自营等机构来说,当前地方债依然有一定配置价值
以10年期地方债为例,2020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利率相较于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稳定在25BP左右,但自2022年以来利差有所下移,12月利差已降至11BP。
综合地方债流动性和各机构配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对于银行自营、保险、券商自营等机构来说,当前地方债依然有一定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放松不达预期;政策落地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