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敏思笃行系列报告之十六:定开债基和银行理财产品赎回带来的债市抛压估算-221213

《申万宏源-敏思笃行系列报告之十六:定开债基和银行理财产品赎回带来的债市抛压估算-22121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敏思笃行系列报告之十六:定开债基和银行理财产品赎回带来的债市抛压估算-221213(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期投资提示:
一、定开债基赎回抛压估算
今年12月和明年一季度处于开放期的定开债基规模较大。12月预计有5643亿元定开债基、694亿元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结束封闭期,进入开放期。明年1-3月进入开放期的定开债基规模为4472、3848、3282亿元,进入开放期的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规模为508、657、520亿元。
11月初由于政策发生重大变动、经济预期反转,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债基净值普遍受损,投资者开始担忧定开到期高峰赎回风险。我们参照历史上债券调整时的定开债基净赎回比例,对近期定开债基的净赎回规模进行估算,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从历史上看,在债券大幅调整时期,比如2017年H2,定开债基净赎回比例高达30%,而在债券小幅调整时,比如2017年H1,定开债基净赎回比例也在10%附近。
据此我们假设处于开放期的定开债基净赎回比例分别为基金规模的10%、20%、30%,在30%的极端假设下,2022.12-2023.03定开债基赎回带来的债券抛售规模分别为1693、1342、1154、984亿元。
二、理财产品到期抛压估算
截止到2022年二季度,银行理财规模为29.15万亿元。银行理财由于其负债端属性原因,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因此偏好债券等风险较低资产。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可以看到固定收益类产品约占据94%的比例,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占比较低。在资产配置方面,占比最高的债券类资产约占据53%,其次是同业存单约占15%,其余资产整体占比较小。
我们将简单基于历史数据估算到期规模,从到期视角窥视近期银行理财的赎回压力,以供投资者参考。
根据wind统计,2022.12到2023.03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数量分别为2520、1896、2091、1591只,此外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单只理财产品的平均规模为8.18亿元,因此估算2022.12到2023.03银行理财到期规模分别为20614、15509、17104、20057亿元。我们参照历史数据,简单按照53%的比例估算其中的债券类资产,预计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债券规模分别为10925、8220、9065、10630亿元。最后我们参照定开债基情况,假设到期的债券类资产净赎回比例分别为10%、20%、30%,对应不同情形下银行理财带来的债券赎回压力,在30%的极端假设下,2022.12-2023.03银行理财带来的债券抛售规模分别为3278、2466、2720、3189亿元。
但是需要辩证看待定开债基及理财赎回压力对债市的影响,以上估算只是根据简单的假定比例所作出的粗略估计,与真实的赎回规模存在差异。此外除了这些定开及到期产品因为赎回会有抛压外,如果投资者对债市预期悲观,债市也会有大量的交易盘抛压。同时债市也不全是到期和赎回产品带来的抛压压力,银行及券商自营、保险、新发资管产品等也有大量的配置需求,债券市场的大势仍看基本面和资金走势。
风险提示:理财产品赎回压力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