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宏观动态点评:国常会再度提及降准-221124

《华泰证券-宏观动态点评:国常会再度提及降准-22112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宏观动态点评:国常会再度提及降准-22112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时隔7个月,国常会再度提及降准。近期(11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是继今年4月13日之后,国常会再次提及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此外,国常会强调推动重大项目以及设备更新改造投资落地、促消费、保障交通物流畅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以及兜牢民生底线等措施,其中降准是组合拳的一部分。
参照此前经验,我们认为,央行可能很快宣布全面降准0.25-0.5个百分点,有望释放5,500亿-1.1万亿元的流动性,但进一步降准的空间不大。2018年以来,国常会或国务院共10次提及降准,除2020年6月17日未降之外,央行通常在2-19天内宣布降准(图表1)。我们预计此次央行可能很快宣布全面降准,幅度可能在0.25-0.5个百分点,对应释放5,500-11,000亿元的流动性。一方面,目前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仅为8.15%,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其中大、中、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9.75%、7.75%、5.0%(图表2)。即使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央行进一步降准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图表3)。另一方面,如我们在《为何结构性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发力?》(2022/11/21)以及《稳地产政策力度明显加大》(2022/11/16)中分析,今年以来,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明显下行,央行通过多项结构性再贷款加大基础货币投放、并推动政策性银行扩表来推动货币供应和社融扩张,同时央行通过下调或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加大对地产行业的信贷投放、支持房企发债融资等多个渠道稳地产,因此央行通过降准投放流动性的需求有所下降。
虽然降准的信号意义大于实质作用,但降准可视为银行减税,有助于提高银行信贷扩张的能力和意愿。央行在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今年以来,银行存款与贷款规模之间的差额明显扩大。同时,自2021年12月本轮降息周期开启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明显收窄,这些都使得银行的利润增速有所放缓。降准有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相当于为银行减税。如果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我们估算每年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130亿元。在明年银行净息差与资产质量可能双双承压的背景下,降准或将有助于推升银行信贷扩张的能力和意愿。
降准更多地反映货币政策宽松的意愿,而经济企稳回升的节奏及幅度除了看政策支持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疫情扰动消退的节奏、以及地产周期何时企稳回升,而后面两者也是相互影响的。经济自身的现金流是否恢复、以及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能否持续性回升,需要看影响需求的一些因素能否解除。如果疫情影响有所消退,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有望逐步复苏,而内需复苏也将有助于改善企业盈利,推动企业扩大投资。同时,如果政策的持续“托举”以及受疫情抑制的购房需求释放能够推动地产周期筑底回升,地产相关产业链基本面的改善也将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具体分析参见《为何结构性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发力?》2022/11/21)。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超预期,地产周期持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