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宏观周报:四季度还会有降准吗?-221023

上传日期:2022-10-23 16:07:25 / 研报作者:高瑞东2021年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刘文豪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宏观周报:四季度还会有降准吗?-221023.pdf
大小:86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宏观周报:四季度还会有降准吗?-221023

光大证券-宏观周报:四季度还会有降准吗?-221023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宏观周报:四季度还会有降准吗?-22102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宏观周报:四季度还会有降准吗?-221023(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9月以来,基于对流动性走势、降成本助力宽信用、降准置换到期MLF等因素的考量,市场对于再次降准的预期逐渐升温。我们认为,降准时机的选择需要把握好内外均衡,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望于11月逐渐企稳,美元指数震荡见顶有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内部环境来看,MLF进入到期高峰,为降准置换到期MLF提供契机;专项债前置发行,以及春节等因素将会对明年年初流动性产生扰动。因而,11月至明年1月均是再次降准的合意窗口期,历史数据显示,1月降准的可能性更高。
  市场对于再次降准的预期逐渐升温。9月以来,基于对流动性走势、降成本助力宽信用、降准置换到期MLF等因素的考量,市场对于再次降准的预期逐渐升温。一则,8月中旬以来,流动性呈现边际收敛态势。若2023年专项债券于12月底之前提前下达,则意味着从明年1月开始将会陆续发行新增专项债,也将会对明年年初流动性产生扰动。
  二则,宽信用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宽信用仍然是政策重心。从目前的市场利率来看,同业存单利率明显低于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通过续作MLF的方式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实际上会变相抬高商业银行的边际成本,不利于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
  三则,四季度MLF到期量明显提升,通过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是常用操作。由于MLF操作需要以2.75%为利率向人民银行付息,降准则是将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划转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因而,通过降准的方式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边际负债成本,进而推动贷款利率下行。
  降准时机的选择需要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明年1月降准的可能性更高。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望于11月逐渐企稳,美元指数震荡见顶进而减轻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内部环境来看,MLF进入到期高峰,专项债前置发行、元旦和春节等因素将对明年年初流动性水平产生扰动。
  回溯历史来看,2019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于2018年12月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于2019年11月提前下达,2022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于2021年12月提前下达,在这3个年份,央行均在12月至次年1月进行了全面降准。因而,11月至明年1月是再次降准的合意窗口期,明年1月降准的可能性更高,今年11月至12月也有可能。
  再次降准有助于增强宽信用的持续性,稳定资金利率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对债市而言,经过前期对于信用转宽和资金利率上行等因素的消化,考虑到经济修复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以及宽信用的持续性仍依赖于宽松流动性的支持,国债收益率对利空因素的反应逐渐趋于钝化。若在此时再次降准,有利于市场增强对于资金利率维持低位的信心,从而推动市场利率保持低位震荡态势。
  对于股市而言,再次降准有利于增强市场对于宽信用持续性的预期,也会再次确认逆周期调节政策依然在持续发力,扭转市场信心。目前股票市场受到估值和盈利预期持续下修的双重压制,降准虽然难以直接对这两方面因素产生影响,但再次降准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于宽信用持续性的预期,而信用企稳是企业盈利企稳的重要前瞻指标,从而间接增强市场对于企业盈利修复的信心,进而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也有利于估值企稳。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范围扩散。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