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中国中车-1766.HK-轨交装备领军者,多元发展新征程-221008

《华泰证券-中国中车-1766.HK-轨交装备领军者,多元发展新征程-221008(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中国中车-1766.HK-轨交装备领军者,多元发展新征程-221008(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轨交装备领军者,多元发展新征程,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在规模、技术研发、产业化、生产制造等多方面全球领先,已形成以轨交装备为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多元架构。我们认为,虽然铁路客运量短期内下降对动车组为代表的铁路装备主业带来暂时压力,但考虑“十四五”高铁/铁路建设稳步推进,中国铁路密度远期提升空间大,铁路装备中期需求具备修复潜力,长期需求空间广阔;同时考虑城轨业务扩张、盈利能力提升,高铁深厚技术底蕴赋能新产业多元化发展,预计公司22~24年净利润94/104/116亿元,EPS 0.33/0.36/0.40元,对应PE 7/6/6x。22年可比公司平均PE(Wind一致预测)为19x,考虑到公司利润增速或低于可比公司,且公司H股较A股存在长期折价,给予公司22年目标PE 12x,目标价4.40港币。
铁路装备采购短期承压,中期具备修复潜力,长期需求空间广阔
1)短期来看,2020年以来铁路客运量较2019年有所下降,对以动车组为代表的铁路装备需求暂时有一定抑制;2)中期来看,据“十四五”规划,20~25年,铁路/高铁里程将有望从14.6/3.8万公里提升至16.5/5万公里,铁路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强度,或将持续拉动装备需求释放,铁路装备市场具备较大修复潜力;3)长期来看,目前中国铁路/高铁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但综合国土、人口、经济体量等因素,据世界银行数据,21年中国铁路面积密度、人均密度仍低于美、日、德等经济体,铁路GDP密度低于美、德,相比于发达经济体,中国铁路密度提升潜力深远,装备需求空间广阔。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蓬勃发展,孕育轨交装备需求新动力
城市轨交投资正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兴力量,城轨已然步入通车高峰,在建里程充沛(城轨协会数据,21年底在建里程达6096.4公里,为2021年通车里程的4.9倍),中长期建设空间广阔,为城轨车辆市场带来产业机会。作为国内产品体系全面、技术实力突出的轨交设备制造商,公司城轨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受益于南北车城轨业务协同整合,毛利率有望稳步提升。
依托主业优势横向打造新产业,高铁深厚技术底蕴赋能新产业多元化发展
高铁产业是中国工业的“明珠”,公司在高铁产业技术积累深厚、全球领先,大量底层技术积累具备多领域延展潜力。公司新产业已形成以风电装备、新材料等为重要增长极,环保、工业数字、重型机械、船舶电驱动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为重要增长点的新兴业态。例如,公司风电和高铁的主传动、电气总成等核心技术同源并同时起步,目前风电整机及零部件销量稳居国内前列。
风险提示: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国内铁路装备及城市轨交装备采购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新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疫情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