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债券研究:警惕牛市回调-180806

《兴业证券-债券研究:警惕牛市回调-180806(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债券研究:警惕牛市回调-180806(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自7月18号政策变化以来,大类资产上股弱债强,债市内部呈资金宽松,短端下行明显,曲线增陡,信用市场走强、利差压缩。10年利率相对纠结,出现不小波动。对于长端,1)中长期基本面下行的分歧有限;2)风险偏好仍在较低位置;3)资金面非常宽松,长债有相对价值。
长债需要纠结的地方在于,宽信用政策下,社融的企稳修复和基建可能的脉冲式反弹对节奏的影响,以及资金宽松下相对拥挤的短端是否会在宽信用的过程中出现调整,进而使得长端的相对价值下降。
2008年以来三轮宽信用过程中债市的表现。
1)2008年11月落地4万亿投资计划,贷款增速当月便明显回升,而M2和社融的明显回升则略有滞后。从债市表现来看,1年期国债受益资金宽松的驱动,直到2009年下半年才从低位回升,但3年期国债则在2009年1月中旬(即公布金融数据前后)见到宽信用效果后马上出现调整,与1年期国债利差从接近0迅速走扩至80bp上下,与此同时10年国债走势与3年同步,期限利差维持在较高水平。
2)与2009年的情况不同,2012年在宽信用见效时,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变化。非标成为此轮信用派生的重要形式。而落地到债市,2012年,利率债的机会主要出现在经济数据不佳、货币政策放松的阶段,随着宽信用的见效,利率出现明显的调整,3年国债调整幅度仍大于1年,曲线出现熊平。但信用债的价值较为确定,随着经济好转,信用利差出现了30-50bp的修复。
3)2014年3月国务院开始提及稳增长,这轮宽信用包括地方债置换、棚改、PPP等多种手段,但考虑到体量较大以及政策结构化的特征,这次宽信用见效较慢,经济数据的企稳则是在2016年下半年才确立。债市则延续长牛。但具体节奏看,宽信用政策阶段性见效、新举措实施等总会改变市场的节奏,行情出现阶段性压力,2014年6月信贷数据超预期、2015年上半年地方债务置换等均是如此。
当前政策相对克制,基本面仍缺乏持续改善基础,债牛趋势仍在,但展望未来一个季度:1、政策推向宽信用,风险偏好抬升,风险资产表现将优于无风险资产;2、长端博弈的成分越来越大,短端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而从以往的亲口跟观察,一旦宽信用见效,3年期利率必然调整,仅给使得长端在牛市中有回调压力;3、中高等级、中短久期的信用债的价值仍是较为确定性的,但因低等级并无实质性改善仍需保持谨慎。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