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追求公平系列报告之十:迈入“后泡沫时代”-180812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追求公平系列报告之十:迈入“后泡沫时代”-180812.pdf
大小:193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追求公平系列报告之十:迈入“后泡沫时代”-180812

光大证券-追求公平系列报告之十:迈入“后泡沫时代”-180812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追求公平系列报告之十:迈入“后泡沫时代”-180812(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追求公平系列报告之十:迈入“后泡沫时代”-180812(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要点
        金融实体双双开启“去杠杆”,叠加“房住不炒”、“资管新规”、“整治隐性债务”等政策加码,我国金融周期见顶下行。但近期“国常会”、“资管新规进一步指导意见”、“政治局会议”表态满足基建合理融资需求,支持非标回表,市场认为政策“重回老路”之声时有耳闻。那么,中国金融市场到底处于什么状态?未来如何演变?“老路”的脚步是否真的越来越近?
        宏观杠杆率以及还本付息与新增信贷之比均企稳,居民和政府宏观杠杆率上升,企业微观杠杆分化,开发商的杠杆率居高不下,其他企业杠杆率稳中回落。  2017  年底我国非金融部门宏观杠杆率  256%,未进一步上升,同时非金融部门还本付息与新增信贷之比为  84%,较  2016年下滑  4  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欧美。当前政策调整是缓解急剧上升的信用风险,银行对城投的担忧降低,但低级别城投债信用利差维持高位,政府仍严禁违规举债,当前是紧信用下的喘息,而非大放水。
        金融乱象有所收敛,金融部门总资产与  GDP  之比从  2016  年的  3.2  倍略微下降到  2017  年底的  3.1  倍,银行资产与  GDP  之比重从  3.1  倍下降至  3.0  倍。
        银行表内稳,表外降,监管成效初现。银行同业业务、表外、理财业务是重点监管领域。当前银行同业资产与负债占比均明显下降,银行与非银合作的通道规模也大幅收缩。银行表外资产回表加速,贷存比显著上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同比、环比皆下滑。
        影子银行规模相对下行,嵌套层数有所下降,债市杠杆高企现象有  所  改  观。2017  年影子银行规模同比增长  1.7%,  远  低  于2011-2016  之间的年均增长率  22%。基金子公司  2017  年末专户规模较上年末收缩  30%,同期券商的定向资管计划略微下滑,2018年以来事务管理类信托存量环比下降。2017  年末非标嵌套层数从2016  年的  2.9  层回落至  2.6  层,但仍高于  2015  年的  2.4  层。债市总杠杆稳定在  1.1  倍,但交易所杠杆率由  1.3  倍下降到目前的  1.16倍;保险机构的债市杠杆基本稳定,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债市杠杆则明显下降。
        总体而言,我国金融市场看来在向“后泡沫时代”迈进。美国迈入“后泡沫时代”经历了从“狂风暴雨”再到“风平浪静”的演变。中国不会经历美国彼时的危机阶段,但楼市已经从全国同步时代进入异步时代,“风水”逐步下沉。而股市风险偏好承压,利率债和信用债分化的情况下跟美国彼时有相似之处。美国后泡沫时代,实体经济从之前的“无增长的信贷”转变为“无信贷的增长”,中国也可能经历类似的变化,但需要财政理念的转变相配合。更深层次来看,“后泡沫时代”不再依赖人口红利和金融周期加速上行,科技创新才是关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