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财政政策系列报告之三:城投基建,老路为啥难走?-181122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财政政策系列报告之三:城投基建,老路为啥难走?-181122.pdf
大小:173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财政政策系列报告之三:城投基建,老路为啥难走?-181122

光大证券-财政政策系列报告之三:城投基建,老路为啥难走?-181122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财政政策系列报告之三:城投基建,老路为啥难走?-181122(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财政政策系列报告之三:城投基建,老路为啥难走?-181122(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要点
        城投、基建重回老路?近期一系列政策微调,要求“满足城投合理融资需求”,  “通过基建补短板”。城投政策貌似重回“一年紧一年松”的态势。有观点认为城投可能重回为地方政府融资的老路,带动基建相应地反弹。城投与基建能否重回老路,约束何在?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激增,“一刀切”政策一度使城投违约风险急增,为避免系统性风险爆发,政策出现调整。根据测算,城投企业形成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高达  40  万亿,单靠每年约  5-6  万亿土地出让金无法满足城投每年约  12.5  万亿以上的还本付息,如果切断城投“借新还旧”,负债主要来源于同业业务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将受到较大冲击(其资产中可能  60%-70%贷给城投),进而可能传导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系统性风险。考虑到这些系统性风险,城投债务政策调整就在情理之中。
        城投融资面临多方面约束,既有监管的,也有技术层面的。  银行贷款方面,严格贷款审批,消减存量,严控违规贷款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大问责力度,当前银行贷款只能对有收益项目和棚改,借新还旧条款严格,不同地区流贷政策存在一定差异;非标融资方面,要减少嵌套层数,明确底层资产,在避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前提下,难有大作为。债券融资方面,分层加大,AA  及  AA  以下企业融资占比下降(10  月占比为  23%,最高为  50%),发行期限缩短至  3  年,二级市场中尽管期限利差下降,但主要集中在高等级、短期限品种,各区域分化加大,辽宁、贵州信用利差不降反升。2014  年以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逐年下降,对城投的保障程度下降。城投企业资产负债率逐渐提高(2017  年底接近  60%),盈利能力下降(截至  2017  年底,  ROA  仅为  1%),自身盈利已经无法保障利息支付(截至2017  年底,  EBITDA  对利息的保障倍数是  0.75  倍)。
        城投融资占基建投资  70%,城投难回老路预示基建面临类似约束。按照规定,任何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行为都将被视为违规,倒逼城投转型,未来公益性基项目政府只能通过预算内资金、一般债、专项债进行融资。2018  年  7-10  月专项债发行规模达  1.3  万亿,将支撑基建投资。加之近期预算内支出投向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基础设施同比增长加速,10  月份整体基建投资已经出现反弹,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领域,预计全年基建投资或在  3%左右。但城投难回老路意味着基建也难回老路,不会出现强劲的反弹。不过,如果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超乎预期,不排除基建融资力度加大,具体情况要视经济数据而定,尤其是劳动市场的演变。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