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上海-长飞光纤光缆-6869.HK-前三季度业绩亮眼,增速拐点于Q3显现-181219

《第一上海-长飞光纤光缆-6869.HK-前三季度业绩亮眼,增速拐点于Q3显现-18121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上海-长飞光纤光缆-6869.HK-前三季度业绩亮眼,增速拐点于Q3显现-18121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公司2018 年中期实现收入56 亿元,同比增长21%;毛利16 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8 亿元,同比增长44%。2018 年前三季度整体业绩增速依然较高,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 亿元和12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和33%。但第三季度单季度增速有所放缓,前三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5%、12%、5%;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8%、29%、16%,除了2017 年相对高基数原因之外,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光纤光缆量价齐升动力可能略显不足。
2018 年中移动普缆集采仍未确定:截至12 月中旬,中移动2018年第二批次普通光缆集采仍未开始(第一批次集采公示为2017年11 月16 日) 。截至2018 年10 月, 国内光纤接入(FTTH/O)用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数比例已经高达89.6%,预期未来增速会有所放缓,而国内光缆最大需求方中移动的有线宽带用户数在连续高增长之后,用户数已经达到1.51 亿,基本追平了中国电信用户数(同期指标:中国电信1.44 亿,中国联通0.81亿),中移动2019 年的光纤光缆需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光纤预制棒供应缺口仍会存在:根据长飞、亨通等龙头企业的投产规划,国内光纤预制棒新增产能预期在2019 年上半年开始逐步释放。另一方面2018 年7 月商务部针对日美预制棒的反倾销仍然维持,而日美及其他海外公司也暂时未有在华新增产能释放,因此我们预计国内光纤预制棒短期仍然不会面临供应过剩局面,少数龙头企业仍然主导国内光棒供应,在下游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拥有棒纤缆垂直整合能力的厂商预期在未来更有优势,可以通过调节棒纤缆的产销比例来获得利润最大化。
下调目标价至27.5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基于中移动下一次集采量价以及国内整体光纤光缆需求的不确定性,包括纤缆需求对纤缆价格的影响,我们对2019-2020 年的光纤光缆价格进行保守预期,适当下调公司2018-2020 年收入和盈利预测。考虑5G 大周期确定性高、以及公司仍处于棒纤缆行业利润重心的地位,我们预期公司未来仍会受益5G 大周期,给予其未来十二个月目标价为27.5 港元,对应2019 年10 倍预测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