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债资信-专题报告2018年第182期(总第720期):融资平台PPP监管政策演变梳理-181230

上传日期:2018-12-30 09:28:01 / 研报作者:白子渐车云亭吴冬雯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债资信-专题报告2018年第182期(总第720期):融资平台PPP监管政策演变梳理-181230.pdf
大小:41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债资信-专题报告2018年第182期(总第720期):融资平台PPP监管政策演变梳理-181230

中债资信-专题报告2018年第182期(总第720期):融资平台PPP监管政策演变梳理-181230
文本预览:

《中债资信-专题报告2018年第182期(总第720期):融资平台PPP监管政策演变梳理-181230(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债资信-专题报告2018年第182期(总第720期):融资平台PPP监管政策演变梳理-181230(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内容摘要
        2014年9月开始,国务院、财政部等部委相继出台了43号文及系列文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一方面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权限,债务规模纳入限额管理并进行限额控制,另一方面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在此背景下,政府不得违规向平台企业出具各类担保函、承诺函,传统的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隐性担保的平台企业投融资模式受到很大程度影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随之得到快速推广。
        PPP模式相对于传统平台融资模式,具有吸引社会资本以缓解政府投资压力和分担项目风险的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合理的交易结构和风险收益机制设计,以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共赢。具体来说,对于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项目的投资建设,政府可以授权内设机构或城投融资平台担任项目实施机构代表政府出资,实施机构通过谈判、筛选有实力的社会资本方,共同组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维护,通过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等方式实现资金平衡,其中涉及政府财政支出部分纳入预算管理。
        PPP发展以2014年作为分割,2014年以前,尽管各地有零星尝试,但PPP尚缺乏顶层制度设计;2014年以来,PPP的发展经历了推广应用期、高速发展期和规范发展期三个阶段。国家各相关部门针对PPP的政策规范逐步完善:基本框架上,PPP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不断明确;适用范围上,PPP可适用项目范围有所缩小,除棚改外的狭义公益性基建项目、土储项目等适用PPP受到一定限制;具体操作上,信息公开、评价流程、财政接轨、合作模式和合同范本等内容不断细化,一定程度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未来,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将可能出台更为细致的规范。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