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2018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疏通“水”路还靠“宽财政”-190116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2018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疏通“水”路还靠“宽财政”-190116.pdf
大小:80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2018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疏通“水”路还靠“宽财政”-190116

光大证券-2018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疏通“水”路还靠“宽财政”-190116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2018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疏通“水”路还靠“宽财政”-19011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2018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疏通“水”路还靠“宽财政”-19011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要点
        12月新增社融略超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和企业债券数量增大是主要原因。不过社融存量增速仍较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至9.8%,但下滑幅度收窄。M1增速连续10个月低于M2,但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在票据融资冲量叠加减税降费力度加大的推动下,M1增速显露企稳迹象。M2增速较上月略有回弹,但在基数效应下预计2019年1月将略有下行。"六稳"大背景下,减税和其它配套宽松措施推出的紧迫性增强,或有助于金融机构改变"抛弃风险资产,投向安全资产"配置策略。要真正对冲银行"紧信用"还需通过加大对财政放"水",以改善企业盈利,降低风险溢价。2019年这个态势较2018年明显,关注"两会"后"宽财政"对流动性改善的促进作用。
        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2018  年12  月新增社融1.59  万亿元,与2017  年同期基本持平,预期为1.3  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9.8%,较上月下滑0.1  个百分点,已是新口径下连续第16  个月下滑。但在“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社融规模适度增长”的政策指引下,社融同比增速放缓幅度收窄。
        从结构上来看,人民币贷款和债券融资是支撑12  月新增社融增长的重要原因。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较2017  年同期多增3500  亿元达9269  亿元,而贷款核销较2017  年同期多增459  亿。此外,企业债券融资较2017  年同期多增3360  亿元达3703  亿元。这都反映了央行希望打通间接和直接信用投放渠道,增加对实体企业的信贷投放来抵消影子银行压缩的影响。预计这一趋势将随着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而得到延续。
        从表外项目上看,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承兑汇票总量上缩减1729亿元。在“稳金融”的要求下,表外项目缩减幅度稳步收窄,符合预期。而此次新增未承兑汇票1023  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新增委托贷款快速下滑2244  亿的拖累,结构性稳定表外缩减幅度意图明显。
        企业投资意愿依然较弱  
        12  月的金融数据表明,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融资仍相对低迷,这很可能反映了实体投资意愿依然较弱。按照央行口径,12  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08  万亿,同比增5000  亿人民币,其中新增票据融资同比多增了2000  亿,新增短期居民贷款多增了1300  亿,新增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多增了1600  亿。但从非金融公司贷款分项来看,新增中长期贷款较2017  年同期减少83  亿元。从2018  年2  月开始,非金融公司新增中长期贷款,每月新增量都低于2017  年同期水平,显示出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仍受到抑制(图2)。
        M1显示出企稳信号
        2018年受到影子银行渠道萎缩的影响,企业融资渠道收缩较快,M1全年呈现出快速下滑的趋势。在“保持社融规模适度增长”的政策指引下,新增票据融资规模未来可能延续较快增长趋势。在“紧信用”的大环境中,12月份新增票据融资同比增加2000亿,一定程度上支撑了M1的稳定,M1同比增速为1.5%与上月持平(图3)。随着票据融资规模扩大,以及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落地,预计企业活期存款将受到支撑,有望带动M1企稳。
        主要受基数原因影响,广义货币(M2)12月同比增长8.1%,较上月持平回升0.1个百分点。而M1增速连续小于M2增速,说明实体企业活性仍未恢复。
        在社融和货币增速所反映的实体经济活性疲弱情况下,减税和其它配合宽松措施推出的紧迫性增强。更加宽松的宏观政策,以及未来企稳的货币增速,或许有助于金融机构改变"偏抛弃风险资产,投向安全资产"配置策略。此外如果中美贸易谈判出现积极进展,市场信心可能提前出现恢复。  
        2018年"水"路不通,原因是三大投放货币的渠道(外汇占款、对非政府部门放"水"、对政府放"水")都不畅通。要真正对冲银行"紧信用"还需通过加大对财政放"水"(比如弥补减税降费的带来的财政收支缺口),就是"松货币"配合"宽财政",改善企业盈利,降低风险溢价。2019年这个态势较2018年明显,关注"两会"后"宽财政"对流动性改善的促进作用。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