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抢出口”已近尾声,加工贸易受伤-190114

《兴业证券-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抢出口”已近尾声,加工贸易受伤-19011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抢出口”已近尾声,加工贸易受伤-190114(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2018 年全年出口同比9.9%,进口同比15.8%,贸易顺差3517.6 亿美元。2018 年12 月中国出口同比-4.4%,进口同比-7.6%,均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实现贸易顺差570.6 亿美元。从进出口同比的基数和季节性来看,12 月同比下降并非基数效应,而是环比大幅低于季节性规律所致,具体来看:
出口:“抢出口”效应已近尾声。2018 年12 月,除了东盟外,我国对美欧日出口同比均出现明显回落,其中对美出口从9.8%降至-3.5%。从商品来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均大幅回落,分别为-6.8%和-10.3%,均为2016 年12 月以来首次转负。尽管,全球进出口贸易量指数在2018 年出现回落,但韩国对欧美出口仍在高位,且美国PMI 库存指数仍在51.2,尚未到大幅去库存的阶段。因此,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出口回落主要是由于“抢出口”效应或已到尾声(相关分析可参考20181209报告“抢出口”效应的演变、20181108 报告“抢出口”延续,外贸下行风险继续累积、20180908 报告美企补库存,对美出口仍在高位)。
进口:受机电产品与来料加工进口,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拖累。从主要大宗商品量价拆分来看,价格贡献较此前出现明显回落,大宗价格贡献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走弱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另外,与出口数据相似,机电产品和高新材料进口同比也出现大幅的回落,同比分别为-13.8%和-16.1%。历史来看,机电产品进口与来料加工贸易进口同比走势趋于一致,指向机电类产品与加工贸易之间相关性较高。
因此,机电进出口同步下降大概率是受到中美贸易冲突发酵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的加工贸易成本上升,导致加工贸易进出口两端均大幅回落。
展望:1 季度进出口仍将承压。尽管原定于2019 年1 月1 日提升2000亿美金商品关税被临时延后90 天,但中美贸易摩擦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仍然维持2019 年度中国宏观经济报告《水长,致远》中的判断,贸易战对出口的拖累在2019 年将明显体现。短期来看,由于春节因素,1-3 月进出口增速会出现大幅波动,但随着全球贸易出现走弱迹象,以及“抢出口”效应行至尾声;同时,由于国内需求走弱,以及加工贸易对进出口两端都有拖累,因此1 季度进出口仍将承压。
风险提示:贸易战升级风险;国内外经济、政策形势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