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解析政策对市场的传导:第三条“水路”通股市-190221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解析政策对市场的传导:第三条“水路”通股市-190221.pdf
大小:156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解析政策对市场的传导:第三条“水路”通股市-190221

光大证券-解析政策对市场的传导:第三条“水路”通股市-190221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解析政策对市场的传导:第三条“水路”通股市-19022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解析政策对市场的传导:第三条“水路”通股市-190221(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要点
  “紧信用”挥之不去,股市是否还有机会?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在“紧信用”的背景下,如果宏观政策足够到位,“水路”畅通,股市可以有机会。2018年中国“水路”不通,2019年问题不是该不该放“水”,而是如何“放水”,哪条“水路”通股市?1月份金融数据超预期反弹是不是“宽信用”的前奏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但货币之“水”不是这样,银行体系对外“放水”主要有三条路,2018年这三条路都被堵。第一是通过外汇占款“放水”,也就是私人部门把外汇卖给银行,银行给私人部门人民币,这条路曾经是“主干道”,但近几年越来越窄。第二是对非政府部门(居民和企业)“放水”,这条路面临“紧信用”。由于对楼市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大力监管,开发商和城投融资受限。在经济增速下行、贸易摩擦加剧、企业违约增多的情况下,银行对制造业的风险偏好下滑,对制造业贷款的动力也下降。近期一系列政策力图改善民企融资,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总体的效果尚待观察。第三是对政府“放水”,但是2018年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财政赤字率均较2017年收窄,这条路也不畅通。
  2019年,三条“水路”中第一条将是拖累,第二条稍好(顶多算作"半条"),第三条“水路”则更值得关注。经常项目相对于GDP已经趋势下行,现在仍然“四面楚歌”,2019年甚至可能出现逆差,意味着外汇占款“水路”不通。在楼市施策局部微调,但基建空间下降、银行对制造业风险偏好难大幅改善的背景下,第二条“水路”还不畅通,顶多算“半条”“水路”。第三“水路”灵活性较大,宽财政包括增支与减收。之前经济下行时期需求管理的增支为主,但现在更注重供应端的操作(减税降费)。虽然减税降费也会增加赤字,但是对贸易顺差的拖累会远弱于基建,企业不会把减税所节省的资金全部用于投资,灵活性也更大。
  第三条“水路”是“文火炖汤”,市场良性循环。楼市基建“大放水”的短期可能改善风险偏好,推升股市估值。但会增加金融风险,加剧经常项目下行压力,恶化行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带来的风险偏好改善可能是“昙花一现”,使得市场经历更大的波动。第三条“水路”减轻企业成本负担,改善企业盈利,“普惠”更多行业,并通过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而提升银行的风险偏好,缓解“紧信用”情况。这条“水路”是良性循环,实体经济更可持续,股市也更健康。2008年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市场“紧信用”,但通过对政府“放水”,其股市2009年就开启了10年牛市。
  从行业机会来看,上游部分得益于基建增速反弹,而减税降费的“宽财政”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从中受益比较多可能是通讯、有色、汽车、农林牧渔等。从时点上来看,中美贸易谈判预计会有阶段性进展,而“宽财政”的具体情况“两会”会有更详细的计划出台,第三条“水路”面纱揭开。看远一点,则要关注楼市调整如何影响政策空间,以及财政政策的演变,甚至财政体制改革的蛛丝马迹。
  风险提示: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降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减税降费规模可能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