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2018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190222

《华泰证券-2018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19022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2018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190222(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市场影响:利率下行难、上亦难
宏观经济现实骨感、预期改善,货币政策预计将保持力度并观望前期政策效果,短期政策加码的紧迫性有所降低,等待未来经济下行幅度的考验。债市的支撑因素包括:经济下行压力还没有根本逆转的迹象;偏松的货币政策预计还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机构小型资产荒尚未根本缓解。但利率下行也缺少明显的触发剂,社融数据明显好转,叠加地方债发行提前,经济下行尾部风险大为降低,货币政策加码的紧迫性降低,政策暖风频吹,风险资产表现更强。而当前债券收益率对诸多机构而言配置价值弱化,利率下行难、上亦难的状况尚未改变。
央行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如何?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国出现放缓迹象。央行表示“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有所放缓”,外部环境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央行对全球经济的展望略悲观,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较为强劲”,央行强调了“但出现放缓迹象”。国内方面,央行此次淡化“几碰头”,但坦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强调国内经济结构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和复杂,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报告认为,通胀中枢或将有所抬升。央行多处提及“宏观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措施的效果也在逐步显现”,预计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
删除“中性”、“货币政策总闸门”,央行货币政策空间仍较大,QE 难现
继续强化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宽松力度预计将保持,相比于三季度删除了“中性”、“货币政策总闸门”的表述,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治局会议等精神,根据历史经验,这一般代表偏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内外部产生矛盾时以内部均衡为主,且跨境资本流动、汇率预期和外汇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利于央行货币政策“以内为主”。此外,央行论述了通过银行创造存款的货币发行机制仍然有效,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空间,QE 尚无必要性,当前的重点仍是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宏观政策效果已经有所体现,整体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
首先,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其次,一般贷款利率出现拐点,实体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3%,比9 月大幅下降0.31 个百分点,前期出台的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叠加近期公布的社融数据放量,中美贸易谈判似乎取得成效,显示宏观政策的效果逐步落地,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措施的效果也在逐步显现。或表明央行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进入观察期,稳健货币政策将持续,政策加码的紧迫性有所降低,继续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是重点,“几家抬”不应缺席
报告强调了总量与结构的辩证关系,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几家抬”不应缺席。预计央行仍将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几家抬”的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强化商业银行在信用扩张中的中枢作用。多工具组合加大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着重强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重要性和效果。
首提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行,政策利率适时调整可能性上升。
报告强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特殊地位,并指出超储率明显回升,流动性合理充裕,对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行形成引导。当前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低于公开市场政策利率,也是央行“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行”的结果。在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和信贷利率传导的过程中,政策利率也需要与市场利率相适应,当前偏高的政策利率可能需要适时作一定的调整。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反复;开工旺季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