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风起通胀系列十四:鲜果价格会是CPI中长期影响因素吗-190527

《华泰证券-风起通胀系列十四:鲜果价格会是CPI中长期影响因素吗-19052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风起通胀系列十四:鲜果价格会是CPI中长期影响因素吗-19052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认为水果价格不会是中长期持续推动通胀上行的风险因素
截至 5 月 27 日,今年 5 月份,农业部 7 种重点监测水果均价为 6.4 元/公斤,环比较 4 月份小幅上涨,而同比涨幅达到 31.5%。我们认为去年春季的异常低温天气,造成我国北方各类水果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减产、进而导致今年存储类水果库存不足。而今年春季,南方地区阴雨天气较为普遍,菠萝等时令水果也可能因阴雨天气影响而减产。猪周期触底回升叠加水果、鲜菜的短期涨价压力,可能使得 5-7 月 CPI 承受相对较大上行压力,但中长期来看,水果的供给端规模/产量调整速度较快,水果价格不会是持续推动通胀上行的风险因素。
去年春季的异常天气影响了北方水果产量,今年对应品种库存较低
去年春季的异常低温天气,造成我国北方苹果有较大幅度减产、进而导致今年库存不足,可能是导致苹果涨价的主要原因,北方其他存储类水果的低库存也可能受相近因素影响。在去年二三季度,苹果期货价格就曾在减产预期+资金炒作的逻辑下出现较快上涨。在应季苹果开始上市后,苹果价格从去年 11 月中旬开始呈现回调;但减产带来的库存量下降效应逐渐开始显现,从今年 4 月上旬开始,苹果期货价格再度上行。我们认为,新果供应可能在三季度逐渐补充供给缺口,Q3 之后苹果价格可能平缓回落。
夏季时令水果的陆续上市有望缓解鲜果价格整体上涨的压力
水果价格的上涨已开始引起领导人的关切,根据中国青年网报道,5 月 24日至 2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考察期间,就关切询问水果涨价情况和原因。我们认为,随着夏季时令水果西瓜、葡萄等从 5-6 月开始逐渐上市,时令鲜果的品类将更加丰富,涨价压力有望逐渐缓解。而秋季北方新果——苹果、梨等也将从 8-9 月开始逐渐上市,有望缓解当前存储类水果低库存带来的涨价的压力。
维持对今年整体 CPI 中枢+2.5%的中性判断,最大风险是“猪油共振”
对整体 CPI 的判断,我们仍认为“猪油共振”情形是我们最担心的宏观风险。我们认为,受非洲猪瘟疫情造成存栏过度去化的影响,猪周期已经触底回升,预计猪肉 CPI 可能持续出现较大幅度同比正增长,猪肉价格未来的上行速率可能取决于猪肉消费和供给失衡的幅度、以及各大养殖主体对当前较低的生猪库存的补充速度。我们仍维持在年度策略中对今年全年通胀中枢+2.5%的中性判断,高点可能在 6-7 月、以及 12 月,高点同比略低于+3%。预计今年后三个季度 CPI 均值分别为+2.7%、+2.6%、+2.6%。
风险提示:鲜菜、鲜果价格受天气因素影响持续上涨,叠加猪周期触底回升,产生更大的通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