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市场流动性跟踪之二:“包商银行事件”满月考-190624

上传日期:2019-06-25 09:30:16 / 研报作者:张旭刘琛邵闯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市场流动性跟踪之二:“包商银行事件”满月考-190624.pdf
大小:75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市场流动性跟踪之二:“包商银行事件”满月考-190624

光大证券-市场流动性跟踪之二:“包商银行事件”满月考-190624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市场流动性跟踪之二:“包商银行事件”满月考-19062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市场流动性跟踪之二:“包商银行事件”满月考-190624(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中小银行尚可融资否
        从规模指标上看,CD  发行量快速反弹,且中低等级反弹幅度超过高等级。上周(即  6  月  17-23  日),AAA  级、AA+级、AA  及以下级  CD  的发行量分别是包商银行被接管之后第一周的  4.0  倍、10.7  倍、6.0  倍。
        从价格指标上看,CD  到期收益率合理上行。上周  1Y  AA  级  CD  到期收益率的均值为  3.92%,较包商银行被托管之后第一周上行了  33bp。事实上,在金融债权刚兑的环境下,市场在定价时给予的  CD  过低的信用利差,而当前  CD  利率的适度上行体现出投资者正在重新审视其对于风险的定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不是坏事。
        ◆  流动性分层可缓释否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流动性分层的现象仍存在。一方面,流动性分层体现了金融体系对于风险的重新定价,且适度的流动性分层现象会在长期内持续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认为适度分层不仅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视为在包商银行处置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成果。另一方面,短期内过快的风险重定价以及过于剧烈的流动性分层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风险,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此,我们认为需要以时间换空间,通过相应的政策缓释分层的进程。
        流动性分层是结构性问题,因此使用精准施策的结构性政策应对更为有效。回顾过去的一个月,人民银行采用了若干精准调控的结构性政策对流动性分层进行缓释。
        过度流动性分层的深层原因是部分金融机构的过度风控。包商银行被接管并没有对其余银行的资质造成实质性的改变,而被改变的仅仅是市场的预期。在负面事件冲击的初期,市场参与者通常会过度反应,这既是符合行为经济学规律的,同时也是非理性的。如何帮助市场重回理性状态?或是说,如何缓释流动性的分层?我们认为,似乎可以采用“过量流动性”化解过度风控带来的过度分层。
        ◆  风险提示
        “包商银行事件”会引发市场参与者的不安,而“不安”对市场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会高于事件本身。信任是金融的基础,在理性的市场行为模式下,人行的货币政策足可以平抑“包商银行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但是在不安的情绪下,市场参与者可能会非理性地收缩资金、信用供给,使原本没有风险的主体产生风险,最终将事态恶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