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点评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利率市场化降息进入实践阶段-190627

《华泰证券-点评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利率市场化降息进入实践阶段-190627(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点评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利率市场化降息进入实践阶段-190627(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6 月 26 日国常会强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我们认为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降息进入实践阶段,推进利率市场化降息,逻辑来自供给侧降成本而非需求侧。国常会指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该指 LPR(贷款基础利率),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两轨合一轨,通过取消贷款基准利率引入 LPR,并通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 LPR 降低,实质是既降政策利率又降基准利率。我们预计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今年只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而降息时点选择排序应重视外部风险。
推进利率市场化降息,逻辑来自供给侧降成本而非需求侧
6 月 26 日国常会强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我们认为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降息进入实践阶段。我们判断今年政策工作重点在供给侧,不会也不必要通过强有力的需求侧逆周期政策推动经济强复苏,要深刻理解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式来稳定总需求的政策意图;供给侧改革重心转入降成本和补短板,降成本的方法既包括减税降费,也包括降息;我们判断未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逐步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可能下调政策利率,逻辑就在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利率市场化两轨合一轨,降息实质是既降政策利率又降基准利率
我们认为本次降息如果落地,可能将与历次降息均不同。本次可能的操作是两步合成一步,第一步是取消贷款基准利率引入 LPR(贷款基础利率)作为新的贷款定价基准,LPR 是指金融机构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第二步是通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 LPR 降低,从而达到利率市场化降息目标,也就是同步降低逆回购、MLF 政策利率 10-15BP。通过这样的操作,既实现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又将利率市场化的长期改革目标向前推进了一步。对市场来说,这相当于既降了政策利率又降了贷款基准定价利率。
国常会指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该指 LPR
国常会强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更好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我们认为国常会指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该是指 LPR 利率,LPR 利率是工农中建交等 9家做市商银行对市场上信用风险最低主体的报价利率,目前主要对社会公布 1 年期 LPR 贷款报价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根据期限、抵押担保、主体评级等在 LPR 利率基础上加减一定 BP 得到。
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过程,预计今年只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
国常会提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未提及存款,与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保持一致,也符合我们在 2月发布的深度报告《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中“取消官定存贷款利率的顺序很可能是先贷款后存款,取消存款官定基准利率可能滞后一些”的预判。我们认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过程,预计今年只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另外,由于今年央行是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方式推进降息,因此尽管存量合同由固定利率改为浮动利率,仍可以有效保护消费者和企业利益。
降息时点选择排序应重视外部风险
我们认为降息时点选择应重视外部风险,排序先后如下:1、G20 峰会中美谈判若出现意外,中国可能随即进行降息。5 月 6 日央行曾罕见地在盘前宣布定向降准,主要是由于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而政策出于平抑市场波动的考量。2、若科创板在推出过程中,遭遇意外冲击导致市场下行,存在发行困难的风险。3、根据美联储 7 月底降息情况及二季度中国 GDP、通胀数据综合考量。7 月底若美联储开启降息,在二季度中国 GDP 下行压力加大,通胀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中国存在跟随美降息的可能。
风险提示:通胀超预期上行影响降息节奏;外部不确定性加剧扰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