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兴证券-债务周期系列报告(二):我们的居民杠杆率没看起来美丽-190722

上传日期:2019-07-23 10:08:33 / 研报作者:陈巧巧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东兴证券-债务周期系列报告(二):我们的居民杠杆率没看起来美丽-190722.pdf
大小:82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兴证券-债务周期系列报告(二):我们的居民杠杆率没看起来美丽-190722

东兴证券-债务周期系列报告(二):我们的居民杠杆率没看起来美丽-190722
文本预览:

《东兴证券-债务周期系列报告(二):我们的居民杠杆率没看起来美丽-190722(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债务周期系列报告(二):我们的居民杠杆率没看起来美丽-190722(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摘要:
        衡量居民杠杆的指标众多,常用的有三个指标:
        1)居民贷款余额/GDP,使用最广,忽略了国家间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中美两国为例,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  GDP  比重高达  76%,而中国只有  44%左右。
        2)居民贷款余额/可支配收入,相比第一个指标对居民杠杆率的衡量更合理,可反映居民部门清偿债务所需年限。
        3)偿债比率(偿还债务本金与利息/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可衡量居民部门流量杠杆水平(短期偿债压力)。
        居民杠杆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例关系,因此进行国际比较时,需要将经济发展水平纳入考虑。居民贷款余额/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美国当期水平,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逼近;流量杠杆(偿债比率)已经超过同等经济发展水平下美日等发达国家。
        考虑到信贷参与率、民间借贷与“首付贷”乱象,微观家庭真实偿付压力更大。中国居民信贷参与率普遍偏低,居民债务集中度高,风险也更集中;我国很多地区居民多有“民间借贷”的传统,利率较高,带来现金流压力更大,规模难以测度。
        储蓄分布严重不均,高储蓄率“不足为凭”。传统观点认为,高储蓄率为我国居民部门加杠杆提供了保证,居民部门有足够的清偿能力。但我国储蓄分布严重不均,收入排名前  10%的家庭在总储蓄中占比  62.4%,情况可能没想象的乐观。
        短期来看,流量杠杆已经很高,我国居民杠杆对消费主要体现为挤出效应,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长期来看,城镇化仍在继续,加杠杆有空间但需要时间积累;居民杠杆过高会引起连锁反应,需要引起整个社会重视。  
        风险提示:居民杠杆率迅速攀升至高位或将导致债务危机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