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16海航02兑付事件点评:资金紧张阶段仍在继续-190819

《光大证券-16海航02兑付事件点评:资金紧张阶段仍在继续-190819(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16海航02兑付事件点评:资金紧张阶段仍在继续-190819(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回顾
彭博称,海航集团尚未能按期偿付16海航02本息,16海航02为私募债,发行规模为15亿元人民币,发行期限3年期,应于2019年7月28日到期,无宽限期条款。
◆早已凸显的资金链压力
16海航02私募债的违约意味着海航集团仍处于流动性危机中。自2018年初,海航集团旗下大部分上市公司接连停牌,出售旗下资产动作加快。2018年8月24日,海航旗下美兰机场的技术性违约,2018年12月17日,凤凰机场递延支付利息;一系列偿付事件显示出海航集团现金流早已经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
◆ 2018年经历了较为艰难的去杠杆
海航集团于2015-2017年期间通过加杠杆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但过快的发展积累了较为明显的债务压力。尤其是在2018年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海航集团经历了较为艰难的去杠杆。在主动去杠杆与被动去杠杆的双重夹击下,融资活动净流出高达1735.55亿元,企业的融资处于201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失血”状态。
◆短期偿债压力仍大
当前处于债券集中到到期阶段:在经历了较为艰难的去杠杆后,虽然整体负债规模有所减少,但是偿债压力并未减弱。从海航集团的债务结构来看,2019年处于债券偿付高峰期,债券偿付具有刚性,这导致协商缓冲的空间较小。
叠加不利的融资环境:进入2019年后,海航集团的融资压力大幅上升,在融资体量收缩的状况下,付息支出却快速上升,反映出来的是企业融资成本的加剧上升。
司法缠身、受限资产较多:由于部分债务出现逾期,海航集团司法案件缠身,进而资产被冻结,影响后续经营及融资,恶性循环下资金链进一步紧张。
进一步处置资产是可能的应对措施:海航集团重资产的布局影响了其流动性,但实业板块的资产质量较高,在融资“失血”的情况下,仍需在削减资本开支的同时,进一步处置资产来应对流动性紧张的考验。
◆违约对市场的冲击有限
海航集团整体的债务较为庞大,违约事件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预计对市场造成的冲击有限。一是海航集团的债务危机早已凸显,另一方面是市场违约常态化,市场经历了“违约潮”的洗礼
◆风险提示
企业资产出售不及时再次引发债券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