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货币政策观察:LPR引发的两个争论-190825

上传日期:2019-08-26 10:08:36 / 研报作者:张旭邬亮邵闯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货币政策观察:LPR引发的两个争论-190825.pdf
大小:71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货币政策观察:LPR引发的两个争论-190825

光大证券-货币政策观察:LPR引发的两个争论-190825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货币政策观察:LPR引发的两个争论-190825(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货币政策观察:LPR引发的两个争论-190825(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 LPR和FTP,谁更关键?
  部分投资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是完善商业银行的FTP定价机制。
  我们认为,这个观点颠倒了事物的因果关系。改革的关键是完善LPR形成机制,而LPR形成机制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FTP定价的质量。
  FTP利率通常使用成本加成法确定,即以商业银行的成本(主要为资金成本)为基础,加点形成行内的FTP利率。在当前的实践中,商业银行对于存款的定价仍以存款基准利率为参考,市场化程度较低,由此而来的贷款利率也不是市场化的。那么,是否可以取消存款基准利率,让商业银行该部分负债的定价完全市场化?我们认为,这将加剧当前“存款荒”的问题,甚至一些渴求吸收存款的中小银行可能还会形成恶性竞争,大幅抬高存款利率。其结果是负债端的成本转嫁至资产端,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
  相反,从LPR形成机制入手,才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MLF和报价利差,谁更该降?
  虽然目前1YLPR低于同期限的贷款基准利率,但是仍高于贷款基准利率的九折,同时也明显高于1Y超AAA级短融收益率,这显示出未来LPR仍有较大的下行空间。那么,LPR会以什么形式降低?是人民银行近期降低MLF利率?还是在下次报价时,报价行报出更低的利差?
  我们认为,近期下调MLF利率的概率较低,9月LPR下降的动力来源于利差的压缩。去年初以来,金融市场利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贷款利率没有很好的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问题出现在从金融市场向贷款市场利率传导的过程中。如果此时仅仅为了降低贷款利率而下调MLF利率,那么似乎又回到了老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偏离了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初衷。
  是否应该下调MLF利率,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汇率、通胀、经济增长。截至8月23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已经贬值至7.0572,离岸人民币汇率更是达到7.1354的水平。此时,不调整MLF利率更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2019年7月,CPI已经上升至2.8%;且进入8月以来,食品价格上涨压力愈发加大。商务部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在7月末时为120.41,至8月中旬时已经快速上升至126.01。
  如果此时下调MLF利率,则较有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水平。今年7月,统计局PMI和财新PMI分别为49.7和49.9,分别比6月提高了0.3和0.5个百分点,显示出当前下调MLF的迫切性并不高。
  ◆风险提示
  完善LPR报价机制并不等同于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其所带来的宽松力度有可能低于市场的预期。当前的货币政策具有结构化、直接化的特征,这使得债券市场受益于货币政策宽松的程度降低。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