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体会:以更全面的稳,迈向更高质量的均衡-211211

《光大证券-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体会:以更全面的稳,迈向更高质量的均衡-21121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体会:以更全面的稳,迈向更高质量的均衡-211211(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1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核心观点: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宏观政策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重提逆周期调控,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担负稳定经济责任、推出稳定经济政策,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 2022年,多个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入选举换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迎接就业大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稳定大局,是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争取更长的战略窗口期。 实现产业升级、自主可控,稳定制造业投资,已经不单单是经济问题,而是在新一轮全球工业革命核心技术竞争中,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稳定制造业投资,也是避免收入差距扩大、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为了实现全面的“稳”和高质量的“进”,宏观调控要稳健有效,具体表现在:其一,逆周期与跨周期要有机结合。 既要重启逆周期调控,对冲经济下行,但是又不能过度消耗政策空间,要为中长期的经济增长保留空间。 其二,财政政策要加快支出进度,适当靠前,注重可持续。 明年财政需保持必要的支出力度,并且重心前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但财政也要注重“可持续”,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为今后预留政策空间。 其三,基建要适度超前,提升供给体系的水平和质量。 会议进一步明确新基建的定位,通过建立新一代数字技术设施,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服务于转型发展。 其四,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定向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货币政策预计将保持边际微松态势,总量型政策工具仍有发力空间,但结构型工具将会承担稳增长的主要责任,并且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优势。 新发展阶段,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第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步实现共同富裕。 “十四五”会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住房基本公共服务。 房住不炒,良性循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第二,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在制度框架下划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营造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更好的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第三,推动新的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龄化率将加速上行,提升生育率刻不容缓,更需要系统性的政策支持。 第四,立足煤炭为主国情,先立后破,确保能源供应。 一方面是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星河灿烂望北斗,勇立潮头逐浪高。 经济工作会议领航定向,2022年,更全面的经济和社会大局稳定,将为更高质量的发展,争取更长的战略窗口期。 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思潮加速抬头。 在我国,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正在推进。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有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莫道前路多险阻,再闯关山千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