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恒大研究院-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报告:2019-191129

上传日期:2019-12-11 13:44:01 / 研报作者:任泽平曹志楠黄斯佳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恒大研究院-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报告:2019-191129.pdf
大小:334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恒大研究院-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报告:2019-191129

恒大研究院-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报告:2019-191129
文本预览:

《恒大研究院-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报告:2019-191129(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大研究院-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报告:2019-191129(48页).pdf(4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导读: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代表了一国最优秀的企业群体,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更是广大投资者收益率的来源。但是,过去几十年中国主要股指涨幅有限,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完全不匹配,相比房市、债市给投资者提供的回报十分逊色。近年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乱像频出,爆雷、股权质押风险、债务违约、转移资产、大秀财技……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如何?为何不能成为优质企业的首选上市之地?怎么办?
  摘要:
  国务院转发证监会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上市公司质量被界定为“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我国资本市场经历近三十年发展,上市公司家数达到3731家,但尚未培养出市值TOP10的伟大公司、优质境内企业频频出走海外上市。我们从经济质量、社会质量和合规质量三大维度构建上市公司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扫描各板块、各类性质、各行业上市公司质量。
  上市公司质量总体判断:当前A股上市公司质量较2000年有明显提升,但企业盈利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问题凸显。经济质量稳中向好但韧性不足,2010年后ROE一路下滑,盈利能力有待改善,上市公司去杠杆效果明显,2010年后资产负债率稳定于45%左右;社会质量普遍提高,股东回报和企业社会责任逐步受到重视,但股息率普遍低于一年定存利率,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企业内控逐步完善,股权制衡和独董制度逐步成熟,但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
  板块层面:三个板块各自市场定位分化,总体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均逐步增强,但板块特征出现明显分化。经济下行时期,主板上市公司加杠杆能力明显更强,创业板业绩波动幅度最大;主板分红回报高于其他板块,股息率超过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的公司中有超过65%是主板上市公司;外部合规方面,中小板信息披露质量下滑幅度最大,大案突发,极端风险有所暴露。
  企业性质层面:国企和民企上市公司质量分化,在经济下行阶段国企上市公司质量韧性更强。国企盈利总额远超民企,在经济下行阶段保持较强韧性,回弹能力较强;盈利状况恶化时国企加杠杆能力反而增强,杠杆率保持稳定,偿债能力稳步向好,民企经济下行阶段偿债能力恶化,杠杆率下滑明显,侧面反映实体经济流动性分层的现象;民企对研发投入更为重视,股利支付率更高,但股息率较低,在股权激励和市值维护方面有更强的灵活性,但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合法合规经营方面还有待改善。
  行业层面:传统行业保持韧性,新兴发展行业利润承压;上游能源行业凸显优势,中游制造业和下游消费服务业业绩下滑,出现两极分化。整体盈利能力下滑,上游能源行业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业绩表现韧性较强,负债能力增强,中游材料和制造业、下游消费、信息技术行业成本抬升、巨额减值损失导致利润承压,资产增速下滑;社会质量方面,房地产和能源等传统成熟行业的上市公司分红更多,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新兴发展行业分红较少;合规质量方面,下游医疗保健、消费行业外部合规质量恶化,巨额罚单引发退市、信息披露质量下滑等问题出现。
  如何吸引优质公司上市,成为困扰A股的一大难题,一批优质的行业龙头企业赴境外上市,A股投资者错失分享其成长红利的机会。消费信贷、互联网软件服务、互联网零售行业龙头偏好赴美上市;房地产相关、餐饮行业龙头企业则偏好香港上市。与境外龙头横向比较,同业A股上市公司在营业收入增长、ROE等盈利能力的表现上普遍较弱。
  造成A股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有所下滑,结构质量分化的原因包括:
  宏观层面,2018年后内需增长动力减弱,经济步入下行阶段,上市公司整体绩效下滑,中小企业景气度下滑更多;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制造业、消费等具有外贸属性的行业受损;加上实体经济流动性分层,国企民企、不同板块上市公司之间融资可得性分化。
  政策层面,2019年前的A股市场上市标准一元化,对企业盈利和经营规模的要求高,近五成的行业龙头不满足A股上市发行的财务条件,且不允许存在特殊股权架构的企业上市,因而大量行业龙头赴境外上市,造成优质利源流失;此外,重行业、轻个体,重机构监管、轻功能监管,市场发挥力量的空间不足,导致非市场行为影响企业发展预期;退市制度本身存在企业可操作的漏洞,未能及时出清落后产能。
  市场层面,当前A股市场狭义、广义口径的僵尸企业分别多达233家和400家,缺乏投资价值,造成股市“鱼龙混杂”的乱象;另外,企业本身重融资轻回报,高溢价的并购重组导致商誉爆雷,侵蚀企业盈利;最后A股投资者结构以散户为主,非理性投资行为成为上市公司业绩包装的动力,公司对市值管理的需求强烈。
  国际经验表明上市公司质量提高需要监管思路转变、立法规则明晰、执法严刑峻法、推崇价值投资。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上市公司也热衷于“频繁并购、炒概念、再圈钱”的套路,21世纪初,美国资本市场上集中爆发了安然、世通、环球电讯、施乐、壳牌等多宗造假和欺诈的大案,2002年《塞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理顺了市场和监管的分权,大幅提高管理层个人及中介机构的责任,新增了一系列补偿投资者损失的手段,严厉惩戒了一批财务造假的企业及中介机构,给市场形成了有效的威慑,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美国处罚打击面广、以财务惩戒为主,对公司高层个人严惩重罚;中国香港侧重对机构的罚款;涉案金额巨大的公司破产或被直接清盘。
  我们提出12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手段:发行上市方面,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注册制改革,以“沪伦通”为试点推进交叉挂牌的实施,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推进上市公司所属子公司分拆上市,为市场引入“源头活水”;违规处罚方面,借鉴美国经验,大幅度提高公司高层和中介机构的违法惩处力度,专案专治起到示范效应;行业监管方面,尽快建立成熟的行业监管规则指引,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稳定市场预期;并购方面,放宽企业并购重组,加快落后产能出清,鼓励优质企业做大做强;退市方面,修订退市规则,重用市值退市,重大违法违规严格退市;投资者方面,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建立吹哨人奖励和保护制度,完善建设投资者赔付基金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动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投资有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