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尼塔-宏观周报:信贷开门红已实现,货币是否还要继续宽?-220212

《莫尼塔-宏观周报:信贷开门红已实现,货币是否还要继续宽?-2202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尼塔-宏观周报:信贷开门红已实现,货币是否还要继续宽?-220212(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月社融和信贷均超出市场预期,宽货币初见成效,宽信用也初见端倪。 但1月信贷结构仍存在矛盾,居民信贷萎缩,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仍是信贷重要支撑项,信贷开门红主要来自于政策推动而并非需求拉动。 2月11日央行发布的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再次强调了当前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仍在继续,宽货币也尚未结束。 1月信贷开门红主要来自于政策推动,信贷结构仍有待于优化。 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并未有显著改善的情况下,货币宽松、财政前置和项目储备共同推动了1月信贷走高。 但信贷结构存在不均衡,尤其是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长快于中长期贷款,这体现了宽信用第一阶段的特征,即政策率先发力,供给推动信贷放量,引发经济恢复,融资需求改善,继而拉动社融增速进一步上行。 在需求端尚未成为宽信用的主导性力量前,仍需要宽货币推动信用扩张。 在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经济潜在增速下行、人口增长放缓、低碳转型等中长期问题不容忽视”,央行继续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因此总量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态势,结构性货币政策重要性继续提升。 宽货币的制约因素增加。 2022年我国通胀压力总体可控,但央行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加深。 美国通胀屡创新高,美债收益率陡峭上升,中美利差明显收窄,美联储加息加速对我国货币政策形成一定掣肘,央行在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将“以我为主”的提法从货币政策总基调部分改到了汇率部分。 实体经济:黑色系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发改委再发声。 稳增长信号强化,节后黑色系产品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随着发改委发声,黑色系产品价格有所回落。 需求层面较为低迷,春节返乡置业冷清,商品房成交面积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春节消费与疫情前存在差距,乘用车销量环比下行。 食品价格:节后消费回落,食品价格下行。 节后居民消费缩量,传统淡季到来,食品价格环比下行,猪肉、鸡蛋、蔬菜价格纷纷回落。 大宗商品:原油价格高位震荡。 本周原油价格多空因素交织,OPEC+增产量不及协定量,美原油库存持续下跌,美国加息预期走强,俄乌、美伊局势不明,原油价格高位出现震荡。 短期地缘政治变化可能继续主导原油价格走势。 铜铝等有色金属在低库存和新旧基建投资发力之下,淡季转强,价格飙升。 金融市场:社融超预期,长端利率上升。 节后资金面维持宽松,DR007下行至1.98%,R007下行至2.01%,短端利率下降至1.92%。 2月10日社融数据大超预期,加之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2%,长端利率上行至2.789%。 上证指数小幅上涨,而创业板指继续下跌,2月11日2746.38点,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下行至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