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大国博弈》系列第十五篇:为什么美国不愿意加入CPTPP?-220110

《光大证券-《大国博弈》系列第十五篇:为什么美国不愿意加入CPTPP?-220110(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大国博弈》系列第十五篇:为什么美国不愿意加入CPTPP?-220110(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奥巴马时代美国是TPP协定的最积极推动者。 如果说特朗普领导美国“退群”,是共和党人的固有烙印;那么在中国加入RCEP并且申请加入CPTPP后,民主党人却选择拒绝加入CPTPP。 拜登作为跨国企业利益集团的话事人,为何会拒绝加入CPTPP?什么将是美国在亚太经贸领域的新抓手?核心观点:传统贸易协定CPTPP,已经不是美国最优选。 对于美国政客而言,加入TPP/CPTPP核心机遇,是以更低的关税和贸易壁垒,打开亚洲市场。 而其成本,则是会流失劳工组织、环保组织、农业组织、医疗保障组织的支持。 然而,两党政客作为美国不同利益群体的话事人,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拒绝TPP/CPTPP:对于共和党人特朗普而言:执政根基在于美国工人和农民,退出贸易协定符合其竞选纲领和执政基础。 特朗普执政后,就农产品和工业品的贸易壁垒,与主要贸易对手国展开了一轮经贸谈判。 对于民主党人来说,奥巴马、希拉里和拜登则在不同时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奥巴马是坚定的TPP支持者,希拉里和拜登则都从TPP的支持者,转变为TPP/CPTPP的反对者。 民主党人行为发生逆转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三点:一则,近十年来,共和党在两院的控制权逐步增大。 民主党执政根基不稳,要走中间路线,争取劳工组织等群体的选票,以争取最大的支持面。 二则,美国产业空心化愈发严重,自由贸易协定难以打开更大范围的中国市场。 如果说奥巴马时代看到的中国制造业,依然处于产业链较后端的环节,政客们的思维还局限于传统经贸协定;在拜登时代,随着中国双循环设计思路逐步浮出水面,和中国自主可控持续推进,足以使得美国政客意识到,难以用传统的贸易协定打开中国市场。 三则,特朗普政府主导推进的升级版北美贸易协定,已经部分解决了廉价劳动力和终端市场的问题。 2018年特朗普对北美贸易协定做了升级版谈判,不仅解决了跨国企业低价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墨西哥引入了最低工资条款,从而征得劳动组织的同意。 在2021年升级版北美贸易协定生效后,农产品、机械、机电、医药、钢铁、化工等品类,美国对加拿大及墨西哥的出口增速均出现大幅上行。 加拿墨两国占到美国出口的34%,远高于对华出口的8%(2021年1-11月)。 抛弃CPTPP,民主党人的“印太经济框架”构想:供应链安全和核心技术管控。 民主党人代表了受益于全球化的一方,既想利用全球产业链赚取利润,又想在前沿科技领域保持霸主地位。 所以,美国既在非核心产品的领域对华释放缓和信号,包括向华为和中芯国际供货、推出关税排除清单,又在核心领域上加大对中国的封锁,联合盟友在供应链上意图实现“去中国化”。 拜登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屡次提到的“印太经济框架”,也基本符合了这两方面的意图:一方面,加大对芯片、数字经济等核心技术,以及供应链安全和敏感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以确保其背后跨国公司利益集团的利润稳固,并且联合日韩等盟友,逐步实现“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加大对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人员交流等方面的管控,以“保护”之名阻断核心技术在亚太地区扩散,稳固自身在核心技术领域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