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金融工程专题报告:基于盈利成长因子的选股模型-200205

《渤海证券-金融工程专题报告:基于盈利成长因子的选股模型-200205(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金融工程专题报告:基于盈利成长因子的选股模型-200205(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多因子模型中,回归法使用通过大类因子对股票价格回归后得到的因子收益来预测股票价格,而打分法则根据股票在因子上的分层打分表现,选择打分靠前的股票,并不受近期因子表现的影响,是一种更适合主动投资的方式,如在熊市期间主动配置分红因子排名靠前的股票,调高分红因子的权重。
我们首先使用财务数据剔除部分股票,经过剔除后,剩余股票数量平均为1000只左右。再次,我们分别计算盈利类因子和成长类因子的得分。盈利类因子使用ROA_q,ROE_q因子,成长类因子使用Profit_G_q,Sales_G_q,SUE。二级因子等权合成大类因子。最后把盈利类因子和成长类因子等权合成,选择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50只股票,等权配置。
回测结果显示,组合的年化收益为23.06%,年化超额收益为12.21%。分年度表现来看,仅2011年和2018年熊市环境中小幅跑输Wind全A,其余年份均跑赢Wind全A指数。
仅休闲服务行业跑输申万行业指数,其余行业均可以跑赢。相对申万行业指数的超额收益较高的行业有通信、机械设备、电子、公用事业等。不同行业的净值走势图如下表所示,基准指数均为对应的申万行业指数。
在行业选股层面,与多因子选股方法相比,多因子选股在轻工制造、商业贸易、医药生物、电气设备、建筑装饰、银行上表现好于盈利成长选股方法,其他行业上则是盈利成长选股策略表现更好。整体来看,基于盈利成长因子的选股策略表现更加稳健。
风险提示:模型过度优化风险,模型失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