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疫情宏观系列分析之九:财政逆周期空间多大?-200220

《光大证券-疫情宏观系列分析之九:财政逆周期空间多大?-20022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疫情宏观系列分析之九:财政逆周期空间多大?-200220(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要点
无论是受制于当前宏观杠杆率还是政策定向调控的有效性,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发挥的余地可能更大。对今年财政收支及空间的判断,需建立在合理推演疫情进展的基础上。2月18日新增治愈人数首超新增确诊人数,湖北外新增确诊人数已落至两位数,结合当前春运返程情况,预计湖北以外省市或在3月上中旬完全进入正常生产状态,湖北则可能要推迟至4月。
在供给端,疫情主要影响企业复工进展,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尤其加大,在需求端,疫情对交运、旅游、住宿和餐饮等行业冲击较大。综合来看,预计今年财政收入增速在3-5%的低位,而财政支出则由于刚性项目较多、一般支出压缩空间有限,增速或仍保持在7%左右的水平。收支差距靠存量资金盘活和3%以内的赤字率弥合难度较大,今年赤字率破3%的必要性和时机具备。今年企业减税降费规模或达万亿,除了1季度的增值税翘尾效应2500-3000亿,更多来自社保缴费阶段性的减免,预计规模在5400-6000亿,今年公共财政账户继续大规模减税的概率较低。
而无论赤字率破3%与否,今年准财政将发挥更大作用。自去年8月以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更妥善处置,城投再融资压力降低,当前其现金流已有明显改善。今年以来,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加快加强PPP项目入库和储备管理工作通知发布,政策性金融机构年度贷款和发债规模或适度增加,均有助于发挥准财政作用。预计今年基建增速或在4月及以后发力,全年增速或在8-10%,而重点领域或集中在交运行业,环保、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领域也将迎来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