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2020年3月13日定向降准的点评:隐藏在定向降准中的意蕴-200313

《光大证券-2020年3月13日定向降准的点评:隐藏在定向降准中的意蕴-200313(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2020年3月13日定向降准的点评:隐藏在定向降准中的意蕴-200313(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缩小麦克米伦缺口的“一把好手”
本次定向降准政策之中的意蕴很耐人品味。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是一个典型的内嵌激励相容机制的结构性政策,不仅可以在结构上激发银行向普惠金融领域提供信贷的主观意愿,而且可以在总量上提高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客观能力。我们认为,在当前阶段,这类政策正是缩小麦克米伦缺口、为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的“一把好手”。
◆正向激励,破解约束
在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下,商业银行会主动加大普惠金融贷款的投放力度,以求在下一年度中得到更多的低成本长期资金。从另一个角度讲,上述正向激励的机制让人民银行精准地把握住了流动性的投向,发挥出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受到其流动性、资本金、利率等方面的约束,“大水漫灌”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找准症结并精准发力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不难发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对上述三个方面约束均有缓解作用,有助于夯实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
◆ COVID-19疫情之下多结构性政策
在今日降准落地后,市场对于降息有了更高的期待。人民银行会不会引导3月的MLF中标利率较2月进一步下降?我们认为,近期降低MLF利率的迫切性并不高。在本月初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的央行陆续宣布调降基准利率后,部分投资者便认为,此时中国央行应跟随这些经济体一同降息。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将本末倒置了。“中国跟随降息”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因为中国的政策利率已经于2月降低了,这次实际上是美联储等外国央行在跟随中国央行降息。
事实上,在疫情出现之后,美国股市表现出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而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较为稳健。因此,美联储需要采取较中国央行更大幅度的降息措施以稳定市场信心,而中国股市的平稳运行降低了人行降息的迫切性。
◆风险提示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必然可以打赢。但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疫情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