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20年3月15日货币政策观察: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200315

上传日期:2020-03-16 15:14:41 / 研报作者:张旭危玮肖邬亮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20年3月15日货币政策观察: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200315.pdf
大小:71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20年3月15日货币政策观察: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200315

光大证券-20年3月15日货币政策观察: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200315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20年3月15日货币政策观察: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200315(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20年3月15日货币政策观察: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200315(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欧央行理事会在3月12日的会议中决定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便利利率和存款便利利率不变。为何欧央行采用了LTROs和TLTROIII等工具结合的数量型政策组合,而不是降低政策利率?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基准利率潜在的下降空间已经有限
  在经历十余年的趋势性下行后,欧元区的主要再融资利率已经下降至0%的水平,再降低便会进入负利率区间。负利率状态是各央行都不愿意面对的,这意味着未来可以使用的降息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在央行电子货币没有广泛使用前,存款利率很难明显低于0这个隐形边界。一旦存款利率进入负值区间过多,存款人便会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不是将其存入金融体系。一方面,这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这会造成银行体系稳定负债来源的流失。
  中国的政策利率皆与零利率保持着相对安全的距离。但是在当前阶段,货币政策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通胀等因素的约束。
  ◆基准利率下降的红利不易快速传导至实体经济
  在欧美等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中,央行更多地通过OMO等工具调控短期资金利率,并通过该利率影响货币市场的各种资金成本,再通过收益率曲线的跨期限传导和跨市场传导作用,将影响散布至债券市场以及其余金融市场(如信贷市场)。在当前的情况下,上述跨期限传导和跨市场传导的过程遇到了困难,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债券是很多金融产品的定价锚。如果市场流动性快速下降,导致债券价格出现了超常的波动,其结果是其余金融产品无法锚定债券,从而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此时,降低基准利率对于恢复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有限,降息的红利也不易快速、及时地传导至实体经济。因此,欧央行选择通过LTROs和TLTROIII等工具直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此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
  与美国和欧元区不同的是,中国金融市场并未出现流动性恐慌,因此中国央行尚无超额注入流动性的必要。事实上,中国银行体系资金一直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下行。此外,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也明显比美国等国家更为稳健,年初以来上证综指的跌幅远低于道琼斯工业指数。
  ◆风险提示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必然可以打赢。但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疫情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