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华泰证券-海外宏观周报:流动性危机初现缓解?-200322.pdf
大小:90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泰证券-海外宏观周报:流动性危机初现缓解?-200322

华泰证券-海外宏观周报:流动性危机初现缓解?-200322
文本预览:

《华泰证券-海外宏观周报:流动性危机初现缓解?-200322(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海外宏观周报:流动性危机初现缓解?-200322(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美联储动用CPFF、PDCF等工具,加上与多国进行货币互换,流动性危机初现缓和,有担保隔夜利率有所下行,美元走弱。本周重点关注流动性冲击是否会继续平复还是再起波澜。中期来看,海外疫情仍在大规模爆发,多国进入“半休克”状态,全球总需求大幅萎缩,全球经济阶段性大幅下行难以避免。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警惕下一步盈利预期下调对全球股市的冲击。当然流动性危机如能缓解,错杀的避险资产有望得到喘息机会。
  股市下跌诱发流动性危机,联储陆续重启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工具
  截至3月20日,美股在10天内已经历4次熔断。上周美股的两次熔断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性枯竭的风险演绎。为应对流动性缺失,美联储3月16日紧急降息至零利率下限,并重启QE,但美股开盘即熔断。市场没有买账的原因在于:QE主要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后续的资金传导机制不畅,尤其是非银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断层。为了解决资金的精准投放问题并缓解实体经济快速增长的融资成本,美联储3月17日以来陆续重启商业票据融资机制(CPFF),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PDCF)以及货币市场投资基金便利(MMIFF)等工具,预计本周将有更多特殊货币政策工具推出。
  若风险继续演绎,购买企业债或是美联储最后的“大杀器”
  3月19日,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耶伦表示:“美联储应该寻求更多的授权,赋予其购买公司债的权力,目前大多数央行已拥有这种权力,欧央行也经常使用。”我们认为,若流动性风险继续演绎,购买企业债可能是美联储最后的“大杀器”。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性冲击下,市场担心“企业高杠杆率和高收益债泛滥可能带来的违约风险”,直接购买企业债对此作用显著。所以,我们预计美联储存在将资产购买扩展至企业债的可能,并且可能会定向于航空、能源等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但是该行为的政治阻力和经济风险不容忽视,同时具体操作用中对企业债的购买规模与评级要求至关重要。
  美国经济预期博弈在加剧,深V反弹or长期停滞?
  美国经济状况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当前来看,针对疫情造成的影响,主流预期开始分化,最大预期差在于美国经济是深V反弹还是长期停滞。前者在于“疫情会阶段性压制经济,但疫情过后美国经济仍会反弹”。而后者是“疫情导致经济衰退预期加剧,悲观情绪诱发流动性冲击,叠加低油价影响,存在债务通缩隐忧,金融市场大幅调整加大对实体冲击,财政及货币政策工具有限。阶段性冲击或导致美国经济进入长期增长停滞局面。”我们认为阶段性经济大幅下行不可避免,重回增长趋势需要时间。当下防疫仍是重中之重,下一步减税和救济工作是白宫的重要任务。
  海外疫情大规模爆发,全球开始协同发力,未来两周是关键窗口期
  根据WHO数据,截至3月21日,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过26.6万,散布185个国家及地区,累计死亡人数超过1.1万,死亡率达到4.2%,每日新增确诊人数超过3万。其中,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德国、法国累计确诊人数均已过万。疫情冲击下,全球协同发力,美欧日接连出台多项货币及财政政策,一方面稳定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此外,针对疫情本身,全球各国开始携手协同应对,居家隔离、封城等措施也逐步应用。我们认为,从上周开始全球对疫情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明显提升,未来两周将是关键窗口期,重点关注疫情拐点迹象和防疫成效。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扩散范围和持续时间超出预期,各国疫情防控和政策刺激不及预期,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