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长期优化资源配置,中期有效拉动内需:新型城镇化,立足当下,放眼长远-200410

《华泰证券-长期优化资源配置,中期有效拉动内需:新型城镇化,立足当下,放眼长远-20041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长期优化资源配置,中期有效拉动内需:新型城镇化,立足当下,放眼长远-20041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型城镇化长期目标优化资源配置,中期有望成为扩内需的重要部分
国家发改委近期印发关于《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活化人口流动和落户政策,增强城市群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城市新型基建。相比2008-09年,我国经济学意义上的城镇化进程已大幅推进;而当前新型城镇化内涵更丰富,长期来看有助于优化人口、土地、科技等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中期来看,能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收官之年,新型基建等需求侧对冲工具,有望为今年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解决新冠疫情带来的内需趋弱等结构性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灵活安排人口落户,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活水源
《通知》进一步督促各地全面放宽、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以“社保缴纳年限、实际居住年限、稳定就业”等更为人性化的标准,改进和完善落户政策。灵活安排在大城市有稳定工作的劳动者落户,一方面有助于消除人才在城市间流动时、对于户口和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后顾之忧,属于盘活劳动力要素的举措;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拉动对应城市的地产销售、居民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活水源。
发展重点城市群,核心是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
《通知》指出要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快发展重点城市群。《通知》中具体列出的城市群、区域经济带包括: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我们认为,城市群/经济带由于历史原因或教育资源、产业资源分布等因素,通常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发展。发展重点城市群,核心是希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实现1+1>2的效果。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延伸等举措,则为城市群发展打造了互联基础。
城乡一体化是缓解“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
城乡二元化割裂是阻碍人口互流、产业互通、基础设施统筹、公共服务共享的重要障碍。《通知》指出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将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趋势之一。《通知》指出要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我们认为有助于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价值,使其得到更市场化的应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通知》指出要促进城乡统筹的环保、冷链物流、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联动发展,鼓励城市人口逐步向周边郊区纾解,有利于降低大型和超大型城市交通、人口和住房压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新型基建是新型城镇化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
今年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我国部分城市暴露出公共卫生、物流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通知》针对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指出要补齐城市公共卫生短板、改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以大数据/数字化管理为特征的新型智慧城市、加快推进老旧小区/街区/厂区改造,因地制宜发展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载体。基建投资可能是当前需求侧反弹相对确定的领域,今年专项债在应用范围上大幅倾向基建、且可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上调,叠加可能推出的特别国债等工具,新型基建有望成为完善城市治理、补齐发展短板、扩大有效内需的重要抓手。
风险提示:新型基建落地不及预期,需求侧对冲力度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