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债务管理工具之债券置换:我们如何看待债券置换事件?-200410

《光大证券-债务管理工具之债券置换:我们如何看待债券置换事件?-20041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债务管理工具之债券置换:我们如何看待债券置换事件?-20041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瓦房店沿海项目开发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用于1:1等比例置换2017年公司债,因其城投平台的属性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不少投资者认为,该起事件是城投债券违约的标志,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公司债置换是出于债务管理的考虑,这种方式并不新鲜,在市场化置换准则下反而有效降低了债券的违约风险。
更重要的是,作为债务管理工具,债券置换可应用于所有发债企业,以实现优化债务期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目的。
◆我们如何看待债券置换?
1、区别于债券展期
在债券到期前,发行人可向持有人发起置换要约,其本质与债券展期类似,延长了债券偿还的期限,能优化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不同的是:债券展期需要经过持有人会议表决同意方可生效,而置换要约需要发行人发起、持有人同意,比较灵活,同意置换的任意比例的持有人均可进行债券置换。
2、发起主体多样化
债券置换发生主体多样化,行业、公司属性均不受限,即符合条件的城投主体、产业主体均可以发起市场化置换要约。
3、海外市场发展成熟
债券置换在海外市场已发展的比较成熟,不少美元债主体有着丰富的经验。亿达中国、广汇集团、泛海控股、融信中国、富力地产、绿景中国、当代置业、熊猫绿能、花样年等公司均有发起过置换要约。
4、债券置换并非违约的避风港
值得注意的是,债券置换不仅发生在无风险主体,也可能发生在风险主体,债券置换也并非是债券违约的避风港,部分发生债券置换的主体仍可能违约。
我们认为,债券置换事实上存在诸多优势,一方面,债券置换的出现及时缓解了公司到期偿债压力,尤其是适合当下受疫情影响出现短期流动性危机的优质主体,用时间换取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借新还旧品种并不少见,在债务良好有序滚动的前提下,相比于其他借新还旧产品,债券置换优势凸显,能同时减少发行人和投资者双方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冗余,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风险提示
债券置换要约必须遵循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并不是避免债券违约的工具,置换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投资者是否同意,也就是说部分资金短缺的主体即使发起了置换要约,最终仍可能受到投资者的否定从而发生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