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A股市场策略报告:风格的扩散与再平衡,这就是蓝筹搭台,成长唱戏-200705

《兴业证券-A股市场策略报告:风格的扩散与再平衡,这就是蓝筹搭台,成长唱戏-200705(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A股市场策略报告:风格的扩散与再平衡,这就是蓝筹搭台,成长唱戏-200705(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4月summary以来,《行情随政策春风起舞》、《蓝筹搭台,成长唱戏》等系列报告强调,看好市场,截止到7月3日,上证综指突破3100点,实现15%涨幅,创业板指突破2400点,接近25%涨幅。不是成长的独舞,蓝筹、成长均会有表现。
近期市场对于“风格切换”讨论声不绝于耳。其实,持续关注我们的投资者会发现,4月看多市场,提出“蓝筹搭台,成长唱戏”,6月中期策略重点推荐券商、地产景气链条,不认为市场是单边的独舞。同时,市场的风格并未切换,没有所谓的风格切换,只是风格配置的再平衡和扩散。30年而立之年的A股、40年的改革开放、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优质核心资产不仅仅在消费、医药等领域,我们在金融地产、周期、科技都拥有全球稀缺性、高性价比的资产值得投资者关注和配置。
风格未变,依然是核心资产!核心资产扩散与再平衡,金融地产周期科技等高性价比核心资产也是“香饽饽”,这才是“蓝筹搭台,成长唱戏”。没有金融地产周期的表现,蓝筹搭不了台,成长又如何唱戏。近期看到像地产链条,包括中游制造制造业(工程机械、水泥)等景气向上,基本面恢复较快,蓝筹可能扩散到这些方向。外资配置中国走向阶段2,全球最好的资产在中国股市。全球各个地区的投资者在投资A股中最大的公约数是消费和医药,因为这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是较好理解的一类产业。过去3年多时间,作为外资配置中国的第一阶段,MSCI纳入20%的过程中发现,消费白马成为全球外资配置中国的最大“公约数”,所以也给诸多投资者造成了外资只买消费,核心资产就是消费白马的“错觉”。
从我们提出“核心资产”,过去3年多时间,很多投资者经常习惯性将“核心资产”和“消费”或者“消费医药”画等号,认为外资只会买消费医药、核心资产就是消费医药等白马。其实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局限的。
从阿布扎比投资局50%配比在周期股中,到启明星辰、广联达等科技成长股已经逼近30%上限,再到华测检测、宁德时代、恒立液压、三一重工等制造业细分龙头被外资持续买入,中国各行各业的核心资产,正在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核心资产的风格不会变,只是除了消费医药外,在其他领域核心资产的扩散与再平衡。
居民配置财富转移,拥抱权益时代正在发生。我们在2020年度策略《拥抱权益时代》中强调,居民配置转移是实现股市长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2020年上半年,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正在发生。2020年1-6月基金发行规模股票+混合超过6000多亿元,居民财富配置大转移正在发生。
回顾过去20年,中国居民资产配置呈现2条主线。其一、以房地产市场为主,占据居民资产配置50%-60%比重。其二、以2000-2010年存款,2011-2015“余额宝”为代表互联网理财,2015-2018以P2P、陆金所等为代表的“大资管”标签。在金融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刚兑打破,10%以上“天上掉馅饼”的资产收益率距我们渐行渐远。在叠加房住不炒的大背景,居民资产配置面临“资产荒”。多重利好催化、标准化的权益市场将是居民财富配置的绝佳去处。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3万余户城镇居民资产负债调查,2019年,城镇居民74%的金融资产配置于理财产品(26.6%)、存款(39.1%)、公积金(8.3%),对于保险、股票、基金的配置比例仅维持在5%上下,未来潜力巨大。而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市场,美国居民总资产的24%为房地产,股票和基金占35%,保险和养老金占23%。同样高储蓄率的日本,包括住宅在内的固定资产占12%,股票和基金占9%,保险和养老金占18%。
展望后市,我们继续维持“蓝筹搭台,成长唱戏”的看法。
1)把握低估值地产周期等蓝筹绩优核心资产龙头,特别是我们在中期策略推荐地产景气链条(家电家居建材)方向,基本面恢复较快,景气向上的中游制造链条(工程机械、水泥等)。
2)受益于本轮资本市场改革,作为重要载体的龙头券商。
3)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中,科技成长仍有唱戏机会。
风险提示:中美博弈超预期加大,美股二次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