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对部分可转债“双高”现象的观察:“双高”个券数量回落,强化监管效果初显-200716

上传日期:2020-07-16 17:36:34 / 研报作者:张旭危玮肖邬亮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对部分可转债“双高”现象的观察:“双高”个券数量回落,强化监管效果初显-200716.pdf
大小:73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对部分可转债“双高”现象的观察:“双高”个券数量回落,强化监管效果初显-200716

光大证券-对部分可转债“双高”现象的观察:“双高”个券数量回落,强化监管效果初显-200716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对部分可转债“双高”现象的观察:“双高”个券数量回落,强化监管效果初显-200716(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对部分可转债“双高”现象的观察:“双高”个券数量回落,强化监管效果初显-200716(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 2020年3月以来“双高”个券数量异常
  在2010至2019年的十年间,“双高”个券(价格高于150元、转股溢价率高于30%)只是零星出现,且每次出现的时间都不长。我们注意到,2020年3月以来,可转债市场上“双高”个券数量明显增多,4月28日甚至达到了17只。
  ◆个人投资者积极性提升,此外有部分投机性短期资金进入转债市场
  我们认为,前期“双高”个券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随着转债市场的扩容,个人投资者投资可转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其中部分投资者缺乏必要的转债投资知识。2)2020年上半年,权益市场一度悲观情绪较浓,部分投机性短期资金进入可转债市场,并对一些小规模转债的价格形成了影响。
  ◆ “双高”投资具有潜在风险,交易所已经加强监管
  部分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缺乏可转债投资的专业知识,对可转债投资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
  一方面,“双高”个券基本处于触发强制赎回条款的边缘。一旦发行人行使赎回权,无论投资者选择转股还是等待赎回,都需要面对不小的价格损失。其中,“高溢价”导致转股损失大,“高价格”导致赎回损失大。
  另一方面,当市场出现波动时,“双高”个券由于债底保护作用小且相对于正股更“贵”,因此下跌的风险亦更大(那些由不理性炒作形成的“虚高”个券更是这样)。
  令人欣慰的是,在“双高”问题浮出水面的同时,上交所和深交所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严密监控可转债交易情况,切实采取监管措施,维护市场秩序。目前“双高”转债的数量已呈下降趋势。
  ◆强化监管的效果初显,“双高”个券的数量已呈下降趋势
  鉴于“双高”个券可能使投资者遭受较大的损失,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应将“T+0交收、无涨跌幅限制”的可转债交易规则调整为“T+1交收、有涨跌幅限制”。我们认为,修改交易规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而近期交易所强化监管、加强投资者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双高”个券的数量已呈下降趋势,且可转债市场整体的波动率仍然显著低于正股。此外,与国际接轨的可转债交易规则是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亮点。美国、中国香港等主要交易所都实行的是“T+0交收、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我国可转债市场的交易规则与国际接轨,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肩负起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
  ◆风险提示
  经济增速低于预期,正股价格波动幅度高于预期,可转债价格波动幅度高于预期,部分可转债的估值水平偏高。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