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1年10月半月报:供给通胀压力双增,配置盘可逐步介入-211019

上传日期:2021-11-03 14:11:57 / 研报作者:刘怡庆王丽君印文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1年10月半月报:供给通胀压力双增,配置盘可逐步介入-211019.pdf
大小:662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1年10月半月报:供给通胀压力双增,配置盘可逐步介入-211019

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1年10月半月报:供给通胀压力双增,配置盘可逐步介入-211019
文本预览:

《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1年10月半月报:供给通胀压力双增,配置盘可逐步介入-211019(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1年10月半月报:供给通胀压力双增,配置盘可逐步介入-211019(76页).pdf(7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海外市场:海外新冠疫情延续好转,主要发达经济体疫苗接种水平继续走高,东南亚地区疫苗接种水平偏低仍抑制全球产业链恢复。

美国经济恢复再次向好,终端通胀维持高位。

美联储9月会议表示资产购买将很快放缓,美债期限结构中间端上凸,能源危机下长期美债收益率先升后降。

美国债务上限抬升获批,美债发行可能再次加大,期限结构短期可能有所走陡。

美元短期可能维持震荡。

欧元区经济恢复有所放缓,终端通胀温和上行,欧元小幅震荡,短期可能仍以震荡为主。

日本疫情逐步受控,经济弱势恢复,美日利差走扩和避险情绪降温令日元大幅走贬,短期支撑仍较弱。

出口仍强劲,中美开展对话有意推进关税冲突缓和,人民币受提振小幅走升,短期可能稍有走升。

宏观基本面:9月经济数据略低于预期,生产大幅下行,需求端继续回落。

主要原因是煤炭短缺导致电能供应不足,限电限产使得生产增速大幅放缓。

从需求端看,地产继续形成拖累。

固定资产投资复合增速下行,其中地产投资下行幅度最大。

地产销售当月增速小幅反弹,但竣工增速大幅下滑,前期竣工对地产投资的支撑减弱。

同时受销售放缓和房贷投放较慢影响,地产资金来源增速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行,预计后续地产投资延续下行趋势。

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当月增速有所上行,是支撑投资增速的主要动力。

消费从低位反弹,餐饮和日用品类增速回升,但汽车和地产相关消费仍然较为低迷,预计反弹力度有限。

从生产端看,9月份生产大幅放缓,主要是高耗能行业以及出口相关行业,预计在煤炭产能逐步释放后,限电影响减少,工业生产增速预计有所反弹。

通胀持续上行,四季度天气转冷煤炭供需仍然较为紧张,短期内PPI预计维持高位。

货币政策及流动性:10月以来,受制于高通胀担忧和美联储即将边际收紧政策,国内货币政策总体保持较强定力,公开市场操作有较多净回笼,资金面整体平稳适中。

长短期资金价格均稳中稍有上行,流动性分层很小。

9月金融数据大不及预期,信贷扩张放缓、信托贷款大幅收缩拖累社融,居民、企业中长期贷款均乏力,企业短贷则在政策推动下有所扩张,社融增速进一步下滑,M2增速趋于平稳。

央行三季度例会对四季度经济走势判断更为谨慎,要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预计货币政策短期保持中性,以结构性政策为主推进宽信用,政策利率保持不变。

专项债11月底发行完毕要求下,供给压力可能集中释放,进而可能使流动性短期呈现紧平衡状态。

利率债策略:9月中下旬以来,债券收益率持续反弹。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11月底前专项债发行结束,短期内债券供给压力增大。

二是9月中下旬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中下游限电以及电价上调也带动相关工业品价格上行,通胀压力增大。

三是近期央行新闻发布会显示其态度偏谨慎,带动收益率大幅上行。

从经济基本面看,9月数据略低于预期,既有短期限电影响,也有长期地产下行的拖累,出口的支撑也逐步减弱,基本面对债券市场仍然有利,但催化作用有限。

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处于上涨通道,央行表态偏谨慎,同时利率债供给压力仍存。

叠加后续美联储缩减购债、中美利差持续压缩,债市利空扰动仍然较多。

建议交易盘暂时保持谨慎,鉴于收益率已经从低位上行约20BP,配置盘可逐步介入。

信用债策略:10月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及央行官员在三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的发言影响,债券市场震荡走弱,信用债收益率跟随利率债上行,但上行幅度小于利率债,信用利差被动压缩。

一级市场方面,近期,天津、山西等地召开债券投资人恳谈会,区域融资情况有所修复。

随着15号文补充通知发布,一定程度缓解市场对城投平台流动性危机的担忧,但对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态度依旧坚决,尤其是非标规模较大及高风险地区的弱资质城投平台,仍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城投债区域选择仍需慎重。

当前各期限中高等级品种信用利差较窄,历史分位数均不足10%,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可等待市场调整后再进行配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