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信用策略半月谈:重分化与防风险,多视角下的地区债务压力测试-201207

《兴业证券-信用策略半月谈:重分化与防风险,多视角下的地区债务压力测试-201207(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信用策略半月谈:重分化与防风险,多视角下的地区债务压力测试-201207(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带息债务压力视角:地区间分化明显从带息债务的角度来看,城投平台债务是当前多数地区的存量债务大户,宽松政策下,2019年&2020年上半年城投的带息债务规模持续增加;非城投平台的地方国企整体上也在持续加杠杆;而民企在信用分层的背景下,加杠杆力度相对偏弱,特别是2019年以来,带息债务增量下行明显。 带息债务压力在地区间的分化明显。 1)截至2020年6月底,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区城投存量带息债务占比超80%,城投平台债务占据绝对比重;2)山西等资源大省,地方国企存量债务规模占比较高;3)民营经济发达的广东、上海等地区的民企债务占比皆超过了50%,不过多数地区民企带息债务的绝对占比在20%以下。 债券偿付压力视角:各地区的信用债偿付压力有多大?从信用债角度来看,2019年以来城投、地方国企的存量债规模皆持续增加,而民企债规模反而在下降;当前城投债在存量信用债(不含央企)中占据绝对比重。 从各地区存量债券的偿付压力来看,各地区间的分化明显。 江苏、浙江和广东地区的存量债券规模分列前三位,相较于2020年,2021年多地债券偿付压力有所上升。 1)对于城投债,江苏、天津和四川等地区的偿付压力上升明显,而云南、辽宁等地区债券偿付压力有所下降;2)对于地方国企,多数地区2021年的债券偿付压力有所下降,其中天津、海南等地区债券偿付压力略有上升,而北京、福建等地区的地方国企债偿付压力下降明显;3)对于民企,山东、河北等地区的债券偿付压力有所上升,而内蒙古、广东等地区债券偿付压力有所下降。 投资策略:2021年地区偿债压力分化下如何防范信用风险?2021年经济前高后低、社融增速回落,意味着对信用债的进一步利好非常有限。 无论是更为广义的带息债务视角还是债券视角,各地区的偿债压力在近几年皆持续积累,而明年的债务集中兑付压力将进一步推升信用债违约冲击的可能性。 在2021年信用环境收紧的预期下,投资者需要持续关注债务压力积累下的信用风险演化。 对于城投债,贵州、广西、江西、天津等多个地区2021年城投债的偿付压力较大,在明年城投政策宽松存在不确定性,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和债务累积的双重压力下,投资者需要保持更多警惕,尤其是地方财政实力偏弱、非标违约等风险事件频发的高风险地区,建议投资者保持规避。 对于地方国企债,在华晨、永煤违约事件发生后,要更加强化基本面研究,弱化对“信仰”和外部评级的依赖。 对于2021年地方国企债偿付压力较大的山西、山东、北京等地区,更需要关注弱资质国企的偿债压力,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区域传导的可能。 对于民企债,作为违约高发领域,投资者对于弱资质、债务压力较大的民企依然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三道红线”等监管政策压力下,对于过于激进、不专营主业、债务压力较大的民营房企需要保持更多谨慎。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放松不达预期;信用债违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