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鹏元-专题研究:偿还高峰期,兑付风险怎么看?-210318

《中证鹏元-专题研究:偿还高峰期,兑付风险怎么看?-210318(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证鹏元-专题研究:偿还高峰期,兑付风险怎么看?-210318(12页).docx(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内容:
2021年3月和4月是本年非金融企业信用债的到期高峰期,总规模约2万亿,约占全年待偿还规模的25%。截至2021年3月14日,3月-4月待偿还债券2,001只,规模16,669亿元,其特征有:
待偿还债券特征:第一,待偿还债券以银行间品种为主,其中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公司债的占比较大;第二,待偿还债券以综合、建筑装饰、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为主;第三,待偿还主体以地方国有企业为主,中央国有企业单家主体偿还规模最大;第四,待偿还债券以2016、2018年发行的公司债和中期票据为主,2020年来的短期融资券也面临偿还;第五,待偿还债券以产业债为主,AA及以下级别主体占比不高,集中在县级和地级城投公司;第六,待偿还债券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苏、广东和上海。
偿还风险分析:第一,融资环境由宽松回归正常,融资分化加大部分企业兑付压力。需要关注2016-2018年有大量新增债券,且2020年出现再融资难度提升(债务短期化、新增债务规模小、融资成本较高)的主体,随着在2021年开始进入兑付期,“新债老债一起算”将加大企业兑付压力。第二,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再融资情况,尤其是存量债务规模较大、新增短期融资较多的企业。需要关注建筑装饰、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房地产企业的再融资情况,以及2020年来短期融资占比较高的企业其现金流改善情况,包括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第三,城投风险整体可控,但区域分化和级别分别加大,需要关注财政收入下滑但债务率上升的地区。考虑2021年的特殊意义,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政策下,城投风险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将成为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在2020年信用风险事件冲击下,城投公司的融资环境变得更加敏感,区域分化逐步加大,需关注高债务率地区,尤其是财政收入出现下滑的省份。
风险提示:2020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债务集中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