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上海-海天国际-1882.HK-全年各机型销售表现理想,驱动业绩新高-210325

《第一上海-海天国际-1882.HK-全年各机型销售表现理想,驱动业绩新高-21032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上海-海天国际-1882.HK-全年各机型销售表现理想,驱动业绩新高-210325(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年收入和盈利两端均超预期:公司全年收入1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3%;毛利润同比增长30.4%至40.4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6ppts至34.2%,改善主要来自经营效率提升、原材料价格稳定及规模效应显现;股东应占净利同比提升36.4%至23.9亿元,净利率同比上升2.4ppts至20.2%;每股基本盈利1.5元,同比提升36.4%,拟派二期股息和特别股息每股0.65港元及0.75港元(全年合共股息每股1.64港元)。 2021年各机型销售增长趋势有望延续:Mars系列销量全年维持高增长,销量台数同比大增34.9%至37693台,销售额同比增长28.6%至82.1亿元,长飞亚电动系列销量台数同比增长18%至2998台,销售额同比增长6.8%至14.4亿元;Jupiter系列销量台数同比增长8.4%至839台,销售额同比增长3.2%至13亿元。 去年医疗产品相关以及小家电行业需求大增驱动Mars系列高增长,中大型系列亦受益于下半年汽车和大家电行业订单的不同程度恢复,另外叠加2019年同期相对低基数,公司三系机型下半年销售增速环比提升明显。 我们预期随着国内外经济复苏持续,今年公司各系机型订单仍将饱满。 盈利端仍有稳中向好趋势:公司产能规模持续扩充,近期启动顺德基地项目,直面珠三角制造业,预计2022年底投运,墨西哥工厂逐步摆脱疫情影响,预计今年三季度投运,无锡新工厂预计今年年中投运。 产能提升匹配下游订单需求增长,尤其是海外客户的逐步复工对订单的需求的增加,公司规模效益仍有持续提升空间,尽管大宗原材料价格仍有上涨趋势,但公司全面推行的三代机相较前代机减少了部分用料需求,以及公司已于下半年开始有中单位比例的提价,相信公司在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掉原材料价格上涨。 提升目标价至39.00港元,买入评级:随着全球复工复产进程推进,我们对于汽车、家电和3C行业的需求增长保持乐观预期,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饱和程度有望贯穿全年。 盈利端方面,规模效益提升持续,而大宗原材料涨价的负面因素亦有望通过下游顺价和三代机进一步推行而有效抵御,基于此,我们相应提升公司2021-2023年收入和利润预测,预期其期间净利润分别为27.1、31.5和34.2亿元,提升未来十二个月目标价为39.00港元,对应2021-2023年20/17/16倍预测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