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区域城投平台深度挖掘系列之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遵义的债务-210405

《光大证券-区域城投平台深度挖掘系列之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遵义的债务-210405(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区域城投平台深度挖掘系列之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遵义的债务-210405(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遵义的债务不少投资者认为,历史遗留的债务负担制约了遵义市城投资质的提升。 但我们认为,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的,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问题也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化解。 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债务问题,成立了全市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了中心城区和市属国有企业融资化债工作,增强了整体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遵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也通过大力推进完成“投转固”、有序盘活土地资源、彻底清理盘活闲置资产、组建融资担保集团、组建AAA主体评级企业、注重信用建设、转变发展方式等手段全力推动解决债务问题。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深入推进和有利政策的逐步释放,遵义市也获得了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非银金融机构在资金规模和期限上较大力度的支持。 我们注意到,遵义市债券市场融资也已较前期有所回暖。 2、遵义城投债的关注点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有着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的遵义已成发展的热地。 但是,由于目前主流的城投债信评理念过于依赖政府相关的指标,遵义市某些城投债的收益率有被高估的倾向。 我们认为,未来城投债的违约风险集中于那些产业类资产占比高且质量差、对民企担保规模大的主体,而遵义市不少发行人并不在此列。 因此,对于相应债券的定价,我们建议大家再做些思考。 3、市场中的一些疑虑与似是而非的观点目前投资者对城投债存有一些疑虑,例如“政府是否会任由大量城投债券违约”、“银行是否愿意给城投公司发放贷款”、“其他形式的债务(如贷款)违约是否会传导至债券”。 其实,这些问题从2011年的“城投债风波”时即被市场广泛讨论。 十年过去了,城投债市场一直保持着很低的违约率,这也许是对上述问题最好的回应。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如果我们将现在与过去十年(特别是2011年)进行比照,上述的那些疑虑便会涣然冰释。 毕竟太阳之下无新事,事物的内在规律不易发生变化。 此外,在城投债的发展历程中,不免会有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也难免有些经不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做法。 例如,部分债券投资者建议,应按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结果对城投债的发行进行管理,该结果为红色警告的地区不得发行债券。 这部分投资者错误地认为,所有城投债都是政府隐性债务的一部分,城投债少发一些,隐性债务规模就能降低一些。 我们认为,当前适度提高城投债准入门槛、防范金融风险积累的必要性是有的,但是如此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并不可取,在逻辑上也说不太通。 4、风险提示关注产业类资产所对应的风险;关注对外担保所产生的风险;关注城投债估值风险及投资组合本身的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