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可转债研究:低资质转债的二轮修复意味着什么?-210418
《兴业证券-可转债研究:低资质转债的二轮修复意味着什么?-210418(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可转债研究:低资质转债的二轮修复意味着什么?-210418(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低资质转债的二轮修复今年以来低价修复路径来看,可以将其分位两个阶段:1))2月6日至2月22日,低价转债估值整体修复的beta行情,此阶段低资质转债同低价券同步修复,修复幅度同样在5-8元区间;2)3月15日至4月16日,低资质品种估值的二轮抬升,广汇、本钢等大额存量、资质明显瑕疵的品种修复幅度甚至超过10元。 近期低资质转债的修复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1)正股表现优异、或者转债下修的低资质品种;2)正股表现一般、高溢价的低资质品种。 低资质转债的二轮修复主要是:a)前期的赚钱效应带来“活跃资金”参与低价转债的热情;b)低价券修复尾声遵循着阻力最小方向,避开机构持仓拥挤品种,从此类品种3月中旬以来成交额的暴涨/转债整体成交一般的对比可以印证。 历史低价品种二轮修复的经验从2018年以来,低价转债的修复发生过5轮,其中股市是否具备熊转牛的全局性机会,以及复苏阶段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是低价品种修复空间最大的影响因素。 在低价券修复行情的尾声,均出现了弱资质/偏债(高溢价)低价券补涨的现象。 综合几轮表现,低资质/高溢价品种的修复主要集中在低价券整体性行情的初期以及尾声。 低价券行情尾声的“消灭”低价/低资质/高溢价品种是一种“活跃资金”的炒作,可以观察到高入库门槛的低价/低资质/高溢价品种的成交量均会出现明显的放量。 从估值端来看,高低平价转债的估值分化已经系统性修复,低平价转债估值不再便宜,低价券的估值修复已经基本到位。 市场策略:等待动力,重视估值与业绩的匹配股市震荡,股市虽反弹,但动力尚不足。 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再创历史新高,纳斯达克反弹新高,但同期A股相对偏弱,不仅业绩低预期白马陆续跌停,甚至业绩翻几番的品种也出现大跌,高价是主因、业绩仅是导火索,业绩报告期市场已经达到第三层博弈阶段。 股市赛道股近期的核心矛盾在于高估值/持仓拥挤。 方向上,在一季报披露时点,具备业绩表现优异、估值不贵、且持仓不过分拥挤的品种是回报相对更优的方向;另一方面,需要注意业绩可能不及预期的白马品种面临的快速回撤风险,并且注意已经处于周期景气高点的顺周期优质品种可能面临“预期充分后兑现收益”的风险。 转债估值修复的空间不大,后续更依赖正股的表现。 本周低价转债品种估值已经有所回调,低资质品种的活跃同样是估值修复末期的表现,印证了低价券整体修复的空间已不大的结论。 往后来看,在股市大小票收敛行情下,不少中低价转债依然可以把握正股的机会,方向上选择业绩强势、行业回暖具备持续性、赛道不拥挤的品种。 在组合推荐上,我们仍然延续月报的模式,为不同投资者提供不同的组合。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流动性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