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城投大事记系列之二十:关注预算报告中隐债管控的新问题和新举措-230319

文本预览:
今年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较22年下降,整体处于中性偏低水平。1)今年对财政政策的具体要求同时包含了加力和更可持续,没有提出新的减税降费措施,但提到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积极程度不如22年,但高于21年。2)23年财政支出增速在过去五年中仅高于21年,接近18年。3)23年两本账广义赤字率超过18-19年,低于20和22年,和21年基本持平。4)从近期发改委的表述看,23年扩大使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可能性明显下降。 23年财政对基建的诉求较22年有所下降,略高于21年,但财政前置程度大幅超过21年。23年预算报告表示“出台涉及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大政策和实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前,按规定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防止过高承诺、过度保障”。22年则提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扩大有效投资”,对财政可持续的着墨较少。23年前两个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较22年下降,但仍明显高于21年,说明在全年基建诉求下降的背景下,财政前置仍然很明显。 今年地方财力小幅增长,但由于债务增速更快,年底地方政府债务率预计将上升到131%。今年地方两本账本级财力和转移支付分别增长4.7%和3.7%,综合财力增长4.1%,但债务余额增速高达13.7%,因此地方政府债务率将从22年的119.9%上升到130.9%。全国政府负债率也将从50.3%上升到53.3%。 23年隐债管控在保存量和遏增量方面都有所加强,整体政策严格程度介于21年和22年之间,偏向于21年。23年预算报告指出的当前存在的隐债管理问题较往年明显增多,新增的问题分别是化债不实和部分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23年隐债管控政策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首次提出督促省政府帮助市县化解存量隐债,二是重提从资金供需双方面遏制新增隐债(过去五年间仅18年实施过)。 今年城投债应如何投资?今年隐债管控在保存量和遏增量方面都有所加强,而且遏制新增隐债的政策更多会从融资需求端入手,因此城投债整体的安全性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是今各地差异较大,部分融资能力较弱区域的融资可得性恐下降。今年较类似于2021年,预计AA(2)城投债利差或将维持在目前10%的历史分位或有所压缩,但AA-利差却有抬升的风险。策略上建议中高等级适度拉长久期到2Y,对低等级要保持谨慎,但可以关注公益属性较强且估值净价低于面值的存量企业债。 风险提示:1)财政收入下降;2)货币政策收紧;3)监管政策升级。
展开>>
收起<<
《平安证券-城投大事记系列之二十:关注预算报告中隐债管控的新问题和新举措-230319(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城投大事记系列之二十:关注预算报告中隐债管控的新问题和新举措-230319(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城投大事记系列之二十:关注预算报告中隐债管控的新问题和新举措》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今年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较22年下降,整体处于中性偏低水平。1)今年对财政政策的具体要求同时包含了加力和更可持续,没有提出新的减税降费措施,但提到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积极程度不如22年,但高于21年。2)23年财政支出增速在过去五年中仅高于21年,接近18年。3)23年两本账广义赤字率超过18-19年,低于20和22年,和21年基本持平。4)从近期发改委的表述看,23年扩大使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可能性明显下降。 23年财政对基建的诉求较22年有所下降,略高于21年,但财政前置程度大幅超过21年。23年预算报告表示“出台涉及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大政策和实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前,按规定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防止过高承诺、过度保障”。22年则提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扩大有效投资”,对财政可持续的着墨较少。23年前两个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较22年下降,但仍明显高于21年,说明在全年基建诉求下降的背景下,财政前置仍然很明显。 今年地方财力小幅增长,但由于债务增速更快,年底地方政府债务率预计将上升到131%。今年地方两本账本级财力和转移支付分别增长4.7%和3.7%,综合财力增长4.1%,但债务余额增速高达13.7%,因此地方政府债务率将从22年的119.9%上升到130.9%。全国政府负债率也将从50.3%上升到53.3%。 23年隐债管控在保存量和遏增量方面都有所加强,整体政策严格程度介于21年和22年之间,偏向于21年。23年预算报告指出的当前存在的隐债管理问题较往年明显增多,新增的问题分别是化债不实和部分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23年隐债管控政策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首次提出督促省政府帮助市县化解存量隐债,二是重提从资金供需双方面遏制新增隐债(过去五年间仅18年实施过)。 今年城投债应如何投资?今年隐债管控在保存量和遏增量方面都有所加强,而且遏制新增隐债的政策更多会从融资需求端入手,因此城投债整体的安全性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是今各地差异较大,部分融资能力较弱区域的融资可得性恐下降。今年较类似于2021年,预计AA(2)城投债利差或将维持在目前10%的历史分位或有所压缩,但AA-利差却有抬升的风险。策略上建议中高等级适度拉长久期到2Y,对低等级要保持谨慎,但可以关注公益属性较强且估值净价低于面值的存量企业债。 风险提示:1)财政收入下降;2)货币政策收紧;3)监管政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