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评级-产业基金透视4:科创板上的鲁信创投投资、财务面面观-221215

文本预览:
鲁信创投为国内首家主板上市的创投公司,也为山东省最大创投机构,整体行业地位和区域内重要性尚可。近年来持续剥离实体业务,专注投资,本文从定位、投资表现、财务端等层面进行梳理,有以下结论: 01 定位上,山东省级主要有鲁信系、山东财金系、通汇资本三大投资平台,业务各有侧重,鲁信创投运作较多市场化基金,不过在政府引导基金方面山东财金存在一定重叠。 02 基金投资方面,近年年均新设基金规模整体处在5-10亿元区间,截至22年3月末,公司旗下基金(含投资平台)认缴总规模达163亿元。21年末基金持股27家拟上市公司,数量看似丰富,但其中约1/3的项目仍有不小的上市失败风险;预计因退出不及预期,公司旗下8只基金本计划在21-22年到期,而当前在投项目仍有73个。从投资质量来看,其一,两只已进入计划退出期的基金合计在投项目44家,9家已出险,6家经营现状不明,占比34.1%;其二,公司旗下有约10只基金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考察其中8只,所投标的上市增值额合计10亿元,对基金(扣除上市公司后的)对外投资额4.08亿能有效覆盖。整体投资质量在行业参考系,尚属前列。 03 直接投资方面,对山东高新投所投20家主体进行观察,4家出险、3家经营不明,合计投资额2亿,占比约20%。4家实现上市,合计增值额达8.72亿元,对测算损失额约3.2亿元能有效覆盖。 04 公司亦通过基金或境外平台涉足海外投资。16-20年累计投资0.65亿美元,不过重仓0.32亿美元投资的Intarcia已暴雷,2020年形成约1.4亿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占当年利润总额34.7%),Intarcia投资失败叠加疫情等因素使得公司近两年海外投资放缓。剩余0.33亿美元主要投资于6家以色列、美国等地的医药、高端制造类公司:其中1家经营情况不明(投资额0.01亿美元);TCR2公司已上市,投资额0.05亿美元,公司减持完成,回笼资金0.09亿美元;3D Medicines将于12月中旬上市,投资额0.08亿美元。。 05 财务端,17-22年Q3,公司总资产由56亿元增加至81亿元(增量约25亿元),主要投向股权投资基金(增量约17亿元),从前述分析来看,资产质量整体尚可。公司资产增加主要依赖债务驱动(债务增量19.2亿元,占资产增量的76%),融资偏刚性,债券融资占有息债务比例达到70%以上,但整体杠杆率不高(并表约49%),到期压力不大(短债占比20%)。整体看,公司在创投领域、山东省内都有其一席之地,基金和直投通过上市退出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增值(能一定程度覆盖损失),债务短期内有一定安全性,不过从其历史暴雷案例来看,创投行业天然在资产端仍具备较高的减值风险。公司在行业层面的历史数据,尚有可圈可点之处。本文梳理局限在于过去数据并不代表未来,线性外推对于此类行业适用性极差,因而观测公司资质变量,需要在信用分析框架外,加入新的风险权重。
展开>>
收起<<
《YY评级-产业基金透视4:科创板上的鲁信创投投资、财务面面观-221215(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Y评级-产业基金透视4:科创板上的鲁信创投投资、财务面面观-221215(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YY评级《产业基金透视4:科创板上的鲁信创投投资、财务面面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鲁信创投为国内首家主板上市的创投公司,也为山东省最大创投机构,整体行业地位和区域内重要性尚可。近年来持续剥离实体业务,专注投资,本文从定位、投资表现、财务端等层面进行梳理,有以下结论: 01 定位上,山东省级主要有鲁信系、山东财金系、通汇资本三大投资平台,业务各有侧重,鲁信创投运作较多市场化基金,不过在政府引导基金方面山东财金存在一定重叠。 02 基金投资方面,近年年均新设基金规模整体处在5-10亿元区间,截至22年3月末,公司旗下基金(含投资平台)认缴总规模达163亿元。21年末基金持股27家拟上市公司,数量看似丰富,但其中约1/3的项目仍有不小的上市失败风险;预计因退出不及预期,公司旗下8只基金本计划在21-22年到期,而当前在投项目仍有73个。从投资质量来看,其一,两只已进入计划退出期的基金合计在投项目44家,9家已出险,6家经营现状不明,占比34.1%;其二,公司旗下有约10只基金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考察其中8只,所投标的上市增值额合计10亿元,对基金(扣除上市公司后的)对外投资额4.08亿能有效覆盖。整体投资质量在行业参考系,尚属前列。 03 直接投资方面,对山东高新投所投20家主体进行观察,4家出险、3家经营不明,合计投资额2亿,占比约20%。4家实现上市,合计增值额达8.72亿元,对测算损失额约3.2亿元能有效覆盖。 04 公司亦通过基金或境外平台涉足海外投资。16-20年累计投资0.65亿美元,不过重仓0.32亿美元投资的Intarcia已暴雷,2020年形成约1.4亿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占当年利润总额34.7%),Intarcia投资失败叠加疫情等因素使得公司近两年海外投资放缓。剩余0.33亿美元主要投资于6家以色列、美国等地的医药、高端制造类公司:其中1家经营情况不明(投资额0.01亿美元);TCR2公司已上市,投资额0.05亿美元,公司减持完成,回笼资金0.09亿美元;3D Medicines将于12月中旬上市,投资额0.08亿美元。。 05 财务端,17-22年Q3,公司总资产由56亿元增加至81亿元(增量约25亿元),主要投向股权投资基金(增量约17亿元),从前述分析来看,资产质量整体尚可。公司资产增加主要依赖债务驱动(债务增量19.2亿元,占资产增量的76%),融资偏刚性,债券融资占有息债务比例达到70%以上,但整体杠杆率不高(并表约49%),到期压力不大(短债占比20%)。整体看,公司在创投领域、山东省内都有其一席之地,基金和直投通过上市退出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增值(能一定程度覆盖损失),债务短期内有一定安全性,不过从其历史暴雷案例来看,创投行业天然在资产端仍具备较高的减值风险。公司在行业层面的历史数据,尚有可圈可点之处。本文梳理局限在于过去数据并不代表未来,线性外推对于此类行业适用性极差,因而观测公司资质变量,需要在信用分析框架外,加入新的风险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