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221217

文本预览:
事件: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核心观点: 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整体好转。从方法上,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形成发展合力,我们认为有五个方面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稳定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疫情发生以来,居民消费预期疲弱,阻碍经济循环发展、削弱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所在。明年在防疫政策优化、促消费政策加码的背景下,消费增速有望得到较大提升。结构上,家电、家具、建材、汽车等可选消费,养老、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消费均有望受益。 第二,对平台经济展示出积极呵护态度。此次会议对“平台经济”相关表述,释放出较大积极信号。一方面,平台企业监管正式迈入“常态化、日常化”阶段,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认可平台企业在引发展、稳就业的关键作用,未来或成为吸纳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第三,将地产定位至防范化解风险层面。会议对地产问题的定调已经上升至“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层面,供给端“保优质主体”思路不变,将继续纾困开发商资金链;需求端政策空间也被进一步打开,数据不稳,政策不息。 第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政策方向将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稳固基本盘、培育新优势。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领域,是重点发力方向。 第五,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国企改革也将开启新征程。一方面,国企要“练好内功”,真正按照市场化运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逆周期政策适时配合,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完成经济增速5%目标。 明年两会大概率会提出经济增速目标。兼顾稳定就业、社会预期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这一目标落于5%左右。为此,广义财政继续扩张,货币政策精准有效: (一)财政加力提效,中央政府政策空间打开,地方债务掣肘加杠杆。一方面,“财政加力提效”意味着基调持续积极,赤字率或有所上调;另一方面,“财政可持续、债务风险可控”,意味着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有限,新增债务规模难以大幅上行,将依赖于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可选项,补充基建资金。 (二)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政策利率仍有下调空间。在美联储加息走向尾声、美国经济渐趋衰退的背景下,外部压力渐趋缓和,内部增长仍需货币政策护航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望维持稳健偏松,总量政策相机发力,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不可或缺,结构政策精准有力,政策性金融继续弥补财政资金缺口。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反复。
展开>>
收起<<
《光大证券-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221217(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221217(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核心观点: 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整体好转。从方法上,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形成发展合力,我们认为有五个方面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稳定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疫情发生以来,居民消费预期疲弱,阻碍经济循环发展、削弱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所在。明年在防疫政策优化、促消费政策加码的背景下,消费增速有望得到较大提升。结构上,家电、家具、建材、汽车等可选消费,养老、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消费均有望受益。 第二,对平台经济展示出积极呵护态度。此次会议对“平台经济”相关表述,释放出较大积极信号。一方面,平台企业监管正式迈入“常态化、日常化”阶段,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认可平台企业在引发展、稳就业的关键作用,未来或成为吸纳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第三,将地产定位至防范化解风险层面。会议对地产问题的定调已经上升至“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层面,供给端“保优质主体”思路不变,将继续纾困开发商资金链;需求端政策空间也被进一步打开,数据不稳,政策不息。 第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政策方向将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稳固基本盘、培育新优势。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领域,是重点发力方向。 第五,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国企改革也将开启新征程。一方面,国企要“练好内功”,真正按照市场化运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逆周期政策适时配合,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完成经济增速5%目标。 明年两会大概率会提出经济增速目标。兼顾稳定就业、社会预期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这一目标落于5%左右。为此,广义财政继续扩张,货币政策精准有效: (一)财政加力提效,中央政府政策空间打开,地方债务掣肘加杠杆。一方面,“财政加力提效”意味着基调持续积极,赤字率或有所上调;另一方面,“财政可持续、债务风险可控”,意味着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有限,新增债务规模难以大幅上行,将依赖于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可选项,补充基建资金。 (二)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政策利率仍有下调空间。在美联储加息走向尾声、美国经济渐趋衰退的背景下,外部压力渐趋缓和,内部增长仍需货币政策护航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望维持稳健偏松,总量政策相机发力,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不可或缺,结构政策精准有力,政策性金融继续弥补财政资金缺口。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