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大国博弈》第三十四篇: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还能走多远?-220928

文本预览:
引言: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推升全球能源价格,推高各国通胀水平。美国也深受高通胀困扰,美国总统拜登不断寻求各方途径,增加原油供给,但并未见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石油霸权已经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阐述美国建立和维系石油霸权的关键机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从地缘政治角度理解石油价格的运行逻辑。 核心观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搅局中东、石油美元、页岩油革命等一系列举措,重塑石油霸权、巩固美元和军事霸权。但2016年以来,随着全球石油供给主体和消费重心的变化,美国推行的中东收缩战略,使其逐步失去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独霸正转变为多元平衡,石油霸权的推行遭遇多重阻力。 美国石油霸权的真相 历史上,各国对石油资源和定价权的争夺从未止步。二战后,美国凭借着其军事、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综合实力的崛起,深刻影响着全球石油供给、需求、运输、交易等各个环节。可以说,石油霸权,是强国属性的综合映射。总体而言,经历多年培育,美国建立的石油霸权,顺利实现其四大政策诉求。 第一,保障本国能源安全,经历多年发展,美国最终从石油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第二,间接遏制欧盟、日本和印度等石油消费国,使得其在国际关系中拥有更多运作的筹码。第三,借助低油价打压石油生产国,遏制他国经济发展。第四,维护美元霸权地位,确保霸权机制持续运转。 美国石油霸权如何构建和维系? 垄断期(1861年-1944年):早期美国以中东为战略支点、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以全球布局的军事为保护,构建石油霸权体系。 衰落期(1945年-1983年):进入1940年之后,随着中东石油力量的崛起,第三世界产油国开始陆续反抗英美石油巨头。随着利润半分协议的签署、OPEC组织成立,美国对于中东产油国的控制力逐步减弱,石油定价权转向OPEC,这一时期美国石油霸权走向衰落。 重塑期(1984年-至今):进入1980年之后,全球石油供需形势扭转,中东产油国的垄断定价权随之松动。这一时期,美国重整旗鼓,重塑石油霸权:1)搅局中东,平衡阿以力量,加剧产油国对立和分歧,间接影响沙特等OPEC产油国的石油政策;2)建立石油美元机制,重塑美元霸权;3)建立消费国联盟,防止潜在的供给短缺风险,稳定石油价格;4)发起页岩油革命,大幅提升本土原油产量、挤压OPEC市场份额,实现能源独立。 现如今,美国石油霸权遭遇多重阻力 随着全球石油供给主体和消费重心的变化、以及美国推行的中东收缩战略,导致美国愈发难以满足中东地区在经贸往来、国家安全层面的诉求。中东国家开始积极寻求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外部合作,同时减轻内部矛盾,在外交关系上表现出中立、温和态度,削弱美国对中东地区的主导权。总体而言,世界石油市场正在从美国独霸,转向多元平衡。美国虽然仍然可以通过其美元霸权的外溢,影响各国经济和政策,但显然在大国博弈的赛场上,已经遭遇多重阻力。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时间持续超预期;全球原油价格超预期上行。
展开>>
收起<<
《光大证券-《大国博弈》第三十四篇: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还能走多远?-220928(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大国博弈》第三十四篇: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还能走多远?-220928(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大国博弈》第三十四篇: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还能走多远?》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引言: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推升全球能源价格,推高各国通胀水平。美国也深受高通胀困扰,美国总统拜登不断寻求各方途径,增加原油供给,但并未见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石油霸权已经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阐述美国建立和维系石油霸权的关键机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从地缘政治角度理解石油价格的运行逻辑。 核心观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搅局中东、石油美元、页岩油革命等一系列举措,重塑石油霸权、巩固美元和军事霸权。但2016年以来,随着全球石油供给主体和消费重心的变化,美国推行的中东收缩战略,使其逐步失去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独霸正转变为多元平衡,石油霸权的推行遭遇多重阻力。 美国石油霸权的真相 历史上,各国对石油资源和定价权的争夺从未止步。二战后,美国凭借着其军事、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综合实力的崛起,深刻影响着全球石油供给、需求、运输、交易等各个环节。可以说,石油霸权,是强国属性的综合映射。总体而言,经历多年培育,美国建立的石油霸权,顺利实现其四大政策诉求。 第一,保障本国能源安全,经历多年发展,美国最终从石油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第二,间接遏制欧盟、日本和印度等石油消费国,使得其在国际关系中拥有更多运作的筹码。第三,借助低油价打压石油生产国,遏制他国经济发展。第四,维护美元霸权地位,确保霸权机制持续运转。 美国石油霸权如何构建和维系? 垄断期(1861年-1944年):早期美国以中东为战略支点、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以全球布局的军事为保护,构建石油霸权体系。 衰落期(1945年-1983年):进入1940年之后,随着中东石油力量的崛起,第三世界产油国开始陆续反抗英美石油巨头。随着利润半分协议的签署、OPEC组织成立,美国对于中东产油国的控制力逐步减弱,石油定价权转向OPEC,这一时期美国石油霸权走向衰落。 重塑期(1984年-至今):进入1980年之后,全球石油供需形势扭转,中东产油国的垄断定价权随之松动。这一时期,美国重整旗鼓,重塑石油霸权:1)搅局中东,平衡阿以力量,加剧产油国对立和分歧,间接影响沙特等OPEC产油国的石油政策;2)建立石油美元机制,重塑美元霸权;3)建立消费国联盟,防止潜在的供给短缺风险,稳定石油价格;4)发起页岩油革命,大幅提升本土原油产量、挤压OPEC市场份额,实现能源独立。 现如今,美国石油霸权遭遇多重阻力 随着全球石油供给主体和消费重心的变化、以及美国推行的中东收缩战略,导致美国愈发难以满足中东地区在经贸往来、国家安全层面的诉求。中东国家开始积极寻求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外部合作,同时减轻内部矛盾,在外交关系上表现出中立、温和态度,削弱美国对中东地区的主导权。总体而言,世界石油市场正在从美国独霸,转向多元平衡。美国虽然仍然可以通过其美元霸权的外溢,影响各国经济和政策,但显然在大国博弈的赛场上,已经遭遇多重阻力。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时间持续超预期;全球原油价格超预期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