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共同富裕》系列第三篇:从六国经验,看中国消费何时崛起-211202

《光大证券-《共同富裕》系列第三篇:从六国经验,看中国消费何时崛起-211202(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共同富裕》系列第三篇:从六国经验,看中国消费何时崛起-211202(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引子:我们经常听到投资者提问,我国城镇化已经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却相差甚远,未来中国经济是否会转换为消费拉动型经济呢?城镇化率与消费率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本文我们试图通过观察六个主要发达经济体,并且综合内外国情差异,进行充分探讨。 核心观点:中国消费率会继续慢速提升,长周期视角下消费支出增速能够稳定在6%左右。 发达国家在经历快速城镇化的时候,消费率(消费占GDP比重)普遍会快速回落;在城镇化率放缓时,消费率会企稳、爬坡回升。 我国消费率已经在2010年见底,开启回升。 向前看,在老龄化快速提升、棚改结束、城镇化速度边际放缓的背景下,预计中国消费占GDP比重会持续提升。 长周期视角下,虽然中国潜在经济增速在下滑,但消费率依然在提升,预计我国消费支出增速能够稳定在6%左右。 日本、韩国在快速城镇化的时期,消费率均出现回落;城镇化率在70%左右时,消费率开始企稳、爬坡回升。 在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时,日本、韩国消费占GDP比重均出现回落。 日本在1969年城镇化率达到71%,消费率在61%触底。 韩国在1991年城镇化率达到75%后,消费率也在61%左右触底。 之后,日韩两国的消费率缓慢提升,分别在2012年及2002年,回升至高点78%及68%。 美英德在高度城镇化时期,消费率趋于稳定。 美国、英国、德国,在二战结束后,已经实现了较高的城镇化率,消费率也趋于稳定,没有进一步的大幅回升和回落。 法国经历了城镇化率从60%快速提升到70%的阶段,消费率同样小幅回落。 虽然中国城镇化尚有空间,但消费率已迈过低点,难以再次回落。 中国城镇化率距发达国家还有1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 但是,随着老龄化率快速提升、大规模棚改结束,预计城镇化速度将边际放缓。 参考日韩法经验,在城镇化率放缓后,消费率触底,不再回落。 2010年,中国消费率在49%触底,此后已经开启了缓慢提升的趋势。 未来中国城镇化率还会继续提升,但消费率难以再次回落。 共同富裕下,如何平衡制造业投资和消费率提升?一方面,消费率预计会在城镇化放缓的背景下,缓慢提升,预计中长期视角下,消费支出增速会稳定在6%左右。 我们根据日韩消费率触底后的回升经验,预计到2030年,消费率有望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与2010年至2020年提升速度基本持平。 参考社科院估算的中长期经济潜在增速,预计长周期视角下,消费支出增速稳定在6%左右。 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投资和基建还有发力空间,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的占比不会过快下滑。 我们从美德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稳定制造业投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在产业升级和自主可控的政策推动下,以及为达成“双碳”目标的绿色投资带动下,我国制造业和新基建依然有较大的发力空间。 共同富裕主题下,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将不断缩小,中长期消费需求将持续释放。 在共同富裕总纲领下,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医疗、住房、教育等民生压力降低,居民消费意愿将不断释放。 中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消费升级推进,居民消费观念也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转变,医疗、餐饮、医美、家政、旅游等服务需求持续释放。